第92章 毒计败露(1 / 2)

加入书签

芸澜苑内,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正式开演。

卫珩病体反复的消息在府中不胫而走,他整日待在房内,偶尔露面也是面色苍白,精神不济,由绵绵或青黛小心翼翼地搀扶。

那盒沉水香被重新取出,放置在室内显眼处,虽未点燃,却已表明了主人的意向。

王氏果然坐不住了。

她先是派金嬷嬷以送补品为名前来探视,实则是确认卫珩的病况以及那香是否备好。

金嬷嬷回来后,信誓旦旦地表示卫珩气色极差,且亲眼见到那盒香就放在床头小几上。

“好!

真是天助我也!”

王氏眼中闪烁着狠毒与兴奋交织的光芒,“他既然自己找死,就怪不得我心狠!

金嬷嬷,那东西……准备好了吗?”

“夫人放心,老奴已准备妥当。”

金嬷嬷压低声音,从袖中取出一个极小的、装着淡黄色粉末的纸包,“只需一点点,混入那香中,点燃后无色无味,神仙难察。

初次吸入,只会觉得心神不宁、胸闷气短,与旧疾复无异。

多用几次……”

她脸上露出一个阴冷的笑容。

“找准机会,务必一次成功!”

王氏咬牙吩咐。

就在王氏与金嬷嬷紧锣密鼓地筹划毒计之时,卫府却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罗如蕊。

罗如蕊依旧如往常般端庄矜持,递了帖子,言明是来探望卫老夫人,并顺便给阮姑娘带几本新出的诗集。

她举止得体,与绵绵交谈时,目光清澈,并未因卫珩病重而表现出过分的关切或趁机接近,分寸拿捏得极好。

然而,在即将告辞,与绵绵单独走在通往二门的回廊时,罗如蕊的脚步微微放缓,目光扫过廊外一株开得正盛的玉兰花,似是不经意地轻声对绵绵说道:“阮姑娘,近日京城风雨颇多,听闻连翰林院几位编修都因考评之事受了牵连。

家父日前翻阅旧档,偶见去岁江南几州官员的考绩评语,字字锦绣,如今想来,倒像是特意粉饰过的太平文章。”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有时,看似无用的清流文章,或许内藏机锋,阮姑娘若有闲暇,不妨……多看看今春的《京华文萃》,其中或有意外之得。”

她说完,对绵绵浅浅一笑,颔告辞,仿佛只是随口分享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见闻。

绵绵心中却是一动。

罗如蕊这番话,绝非无的放矢!

她是在暗示什么?翰林院编修受牵连?江南官员考绩被粉饰?还有……《京华文萃》?

送走罗如蕊,绵绵立刻返回书房,找出近几期的《京华文萃》。

这是一本在京中文人圈中流传的文集,收录些诗词歌赋、杂文随笔。

她快翻阅着,目光最终停留在最新一期的一篇看似寻常的游记上——《南行散记·松涛听泉》。

作者署名:山野散人。

文章文笔优美,记述作者游历江南某地,于一处名为松泉别院的所在小住,听闻当地士绅谈及盐务之弊,引用了两句当地流传的顺口溜:“七转八弯漕运路,金山银海入谁库?”

松泉别院!

七转八弯!

金山银海!

绵绵的心跳骤然加。

这绝非巧合!

松泉再次出现!

七也再次出现!

这分明是有人利用文集,在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传递信息!

罗如蕊的父亲是吏部侍郎,掌管官员档案考评,他定然是察觉到了江南官员考绩的异常,又不便明言,才通过女儿,用这种方式向他们示警,并提供了一条新的、指向文人士子圈层的线索!

“罗小姐……她这是在帮我们。”

绵绵将文集递给卫珩,语气带着一丝复杂。

罗如蕊对卫珩的心意,她一直都清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