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余波(1 / 2)

加入书签

安阳长公主府内的变故,如同巨石投入深潭,瞬间在京城掀起滔天巨浪。二皇子萧玠竟是谋逆组织风帅的首脑烛龙,其党羽涉及朝臣、内监、乃至勾结东瀛,更牵扯出沉寂多年的静安侯府冤案!消息传出,举朝震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萧玠被安阳长公主亲自押至皇帝面前,向皇帝禀报事情经过后,暂时软禁于长公主府中别院,重兵把守,等待皇帝最终裁决。涉及此案的烛龙令、东瀛商人渡边、以及二皇子府相关管事人等,皆被迅速带回、审讯。

卫珩与绵绵回到卫国公府时,已是深夜。府内灯火通明,卫琮与老夫人皆未安寝,显然已听闻风声。

“珩儿,绵绵,你们……没事吧?”老夫人拉着两人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后怕。

“祖母放心,我们无事。”卫珩看着老夫人安抚道,将长公主府内发生的事,择要简述了一番。

卫琮沉默地听着,末了,长长叹了口气:“没想到二殿下……静安侯府……唉,真是造孽。”他虽不涉党争,但也知此事关系重大,足以动摇国本。

回到芸澜苑,屏退左右,绵绵才卸下强撑的镇定,轻轻靠进卫珩怀中,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低声道:“方才……真是险之又险。”

卫珩揽住她,下颌轻抵她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若非确定他怀中藏有异物,我也不敢行此险招。幸好,成功了。” 他指的便是那枚至关重要的烛龙令。若非绵绵心细,早已留意到萧玠衣襟处微不可察的鼓起异样,他也不敢假借醉酒,行那近身取物之事。

“只是,没想到背后还牵扯着静安侯府的旧案。”绵绵抬起头,眼中带着复杂情绪,“若静安侯真是被冤枉的……”

“此事关乎朝廷法度,更关乎无数人的命运,而萧玠选在这样的场合提起,陛下定会彻查。”卫珩沉声道,“我们能做的,是将已知的线索和盘托出,剩下的,交给朝廷,交给律法。”

翌日,皇帝下旨,彻查二皇子萧玠谋逆一案,并重查静安侯府旧案。由三司会审,成国公赵世渊、安阳长公主协同监督。一时间,与二皇子过往密切的官员人人自危,而与静安侯府有旧,或曾为其鸣过冤的人,则看到了沉冤得雪的希望。

朝堂之上,风云变色。七皇子萧砚一时间风头无两,但他却也变得更加谨慎,深知经此一事,父皇对皇子的猜忌只会更深。

而镇远侯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陈清漪的孕期反应渐渐明显,顾惜朝更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妻子身上。

“外面闹得天翻地覆,咱们府里倒是安稳。”顾老夫人捻着佛珠,看着孙媳日渐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慈爱,“如今啊,就盼着这孩子平平安安出生,比什么都强。”

顾夫人也笑道:“正是呢。那些朝堂大事,自有男人们去操心。清漪,你如今最要紧的便是放宽心,好好将养。”

陈清漪抚着肚子,感受着里面小小的动静,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意:“祖母,母亲放心,我省得的。”

顾惜朝下值回来,总会先到妻子房中坐坐,有时带回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有时只是静静陪着她。这份乱世中的安稳与期盼,显得尤为珍贵。

数日后,卫珩被皇帝召入宫中。

养心殿内,皇帝屏退左右,独自面对卫珩。几日不见,皇帝仿佛苍老了几分,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沉痛。

“卫珩,此次……你与阮氏,立了大功。”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若非你们洞察先机,步步紧逼,朕竟不知,身边养了这样一条毒蛇!”

“臣不敢居功。”卫珩躬身道,“此乃臣与本分。”

皇帝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地看向他:“关于静安侯府旧案,你知道多少?”

卫珩将自己与绵绵的分析,以及凌不惑可能才是真正的新风帅、并仍在逃的推断,一一禀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