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香云纱与旧胸针(1 / 4)
晨光漫过弄堂青灰的瓦檐时,何静正坐在二楼阳台的老梨花木桌前拆快递。
牛皮纸信封被裁开的瞬间,一枚包在软绒布里的胸针滑进掌心,分量比想象中沉——是上周直播间里,那位网名叫“苏苏”
的姑娘寄来的,说是母亲留下的旧物,想翻新后配香云纱旗袍。
指尖拨开绒布,银白的底托已经氧化黑,上面嵌着的三颗珍珠倒还莹润,只是中间那颗的爪镶松了,边缘还卡着点经年累月的灰尘。
何静对着光转了转,能看见底托内侧刻着极小的“沪1998”
,想来是二十多年前的老物件。
她随手把胸针放进玻璃方盘,转身去柜子里翻出工具盒——这盒子是父亲留下的,红漆磨得亮,里面排着大小不一的锉刀、镊子,连擦银布都是用了大半的老款,边角卷着毛边。
“叮”
的一声,手机支架支在桌角,屏幕亮起,自动连上了“静心金坊”
的直播间。
没有开场白,何静甚至没看镜头,只是把玻璃盘推到镜头中央,指尖捏起细毛刷,蘸了点稀释的中性清洁剂,对着胸针的缝隙轻轻扫。
屏幕右下角的在线人数慢慢往上跳,从十几个到五十多,没人弹幕,只有偶尔闪过的“来了”
“今天修什么”
,像熟人打招呼似的,悄没声息。
何静早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她打金直播快两年,从没想过要吆喝、要互动,最初只是母亲生病时,她在家陪床,闷得慌,把父亲留下的工具翻出来摆弄旧饰,顺手开了直播,想着万一有人喜欢,还能赚点医药费。
后来母亲走了,这直播间倒成了个念想,她照旧坐在阳台打金,粉丝们照旧默默来看,有人看半小时就走,有人能从早坐到晚,连刷礼物都少,主打一个“各忙各的,互相陪着”
。
细毛刷扫过珍珠边缘时,何静的动作顿了顿——刷毛勾出了一根极细的红丝线,缠在松掉的爪镶里,颜色暗,像是从某种绸缎上勾下来的。
她想起“苏苏”
在私信里说的:“我妈当年结婚,穿的是香云纱旗袍,这胸针就别在领口,后来旗袍破了,胸针也收起来了,现在我也有件香云纱,想让它俩再配上。”
指尖捏着那根红丝线,何静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她在老街布庄遇见的那块香云纱。
深褐色的底,上面印着暗纹的兰草,摸起来像皮革似的挺括,却又带着丝绸的柔滑。
当时布庄老板说,这是老匠人用薯莨汁浸了七遍,晒了七遍太阳才成的,“晒的时候得赶好天,太阳毒,风也得顺,不然颜色就不均”
。
她没买,却记住了那布料上手的温度,像把整个秋天的暖阳都裹在了里面。
直播间里,有人了条弹幕:“这胸针好有年代感,珍珠好好看。”
何静没回应,只是换了把更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把红丝线挑出来,放在一边的白纸上。
然后她拿起擦银布,对折两次,裹住胸针的银托,轻轻擦拭。
动作慢,力道却匀,氧化的黑斑一点点淡下去,银托原本的纹路慢慢显出来——不是简单的光面,而是刻着细巧的缠枝纹,只是年头久了,纹路被磨得浅了。
“沙沙”
的摩擦声透过麦克风传出去,直播间里更静了,在线人数跳到了八十多。
有人“听着好舒服”
,有人“我在写作业,就开着你的直播”
,何静眼角的余光扫到,嘴角轻轻弯了弯,手里的动作没停。
她擦得仔细,连银托背面的缝隙都没放过,擦银布换了三个面,才把整枚胸针擦得亮,缠枝纹的线条清晰起来,三颗珍珠也像是被擦亮了似的,透着温润的光。
接下来是修松掉的爪镶。
何静从工具盒里找出小锤子和细钢针,把胸针固定在软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