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晶桥跨宇(1 / 3)
晶桥跨宇:钻石锚定的文明共同体
银河系旋臂的全息星图在“晶心塔”
顶端展开,一枚闪烁的“量子信标”
正从数万光年外的“星巢星系”
持续送信号,其波动频率与金刚石nv色心的量子共振完美契合。
莉莉安的指尖划过星图上的虫洞坐标,转身撞见周默调试着曲引擎的金刚石约束环,童曦在整理“跨文明基因数据库”
,操作台旁,一枚嵌着多文明碳源的金刚石“盟约晶核”
正散着柔和的光——距离地球消亡已过千年,钻石已从文明的“共生纽带”
,升级为串联宇宙多元文明的“星际晶桥”
。
“先祖日志说钻石是‘碳与硅的月老’,现在我们懂了,它是宇宙文明的‘通用语言’。”
莉莉安调出信标解码数据,不同文明的科技信息与文化符号在金刚石晶格的量子轨迹上清晰呈现,“无论是碳基、硅基还是能量态文明,都能通过钻石的晶体结构读懂彼此——它的稳定性,就是宇宙沟通的‘语法’。”
一、量子信标:钻石承载的跨星对话
实验室的共振舱内,一枚篮球大小的金刚石单晶正出规律的脉冲信号,表面镶嵌的多色晶体分别对应不同文明的碳源样本。
“星巢星系的次回应,是我们通过‘戴森云’阵列向宇宙广播了记忆晶体中的地球文明数据。”
周默调整着共振频率,屏幕上瞬间跳出一组由几何符号组成的回复,“他们同样用金刚石作为信号载体,因为只有钻石的量子态能在星际传播中保持信息不失真。”
这一现打破了“黑暗森林”
的猜疑链。
星巢文明是碳基与能量态的共生体,他们早在百万年前就掌握了“金刚石量子通信技术”
,通过在恒星轨道部署金刚石信标阵列,构建起跨星系的通信网络。
“他们告诉我们,钻石是宇宙诞生时就存在的‘天然信标’,许多古老星系的陨石中都能找到含原始碳源的金刚石,那是宇宙早期文明留下的痕迹。”
莉莉安展示着星巢文明的信标设计图,与地球种子舱的金刚石内核如出一辙。
通信技术已实现产业化落地。
新家园的“量子晶讯产业园”
每月产出千枚金刚石信标,通过曲探测器送往不同星系;基于金刚石nv色心的“实时翻译系统”
,能将碳基语言、硅基数据与能量态波动即时转换。
“以前担心跨文明沟通会引冲突,现在现钻石早已为我们搭建了桥梁——它的晶体结构是宇宙的‘通用编码’。”
周默调出通信记录,不同文明的问候语在金刚石光芒中流转。
二、曲之基:钻石约束的时空跃迁
周默的调试台前,曲引擎的核心部件——直径三米的金刚石约束环正被纳米机械精密打磨,表面的原子级涂层能承受时空扭曲产生的强应力。
“曲引擎的关键是用负能量物质撑开‘曲泡’,但负能量的不稳定性曾让所有实验失败。”
他启动测试程序,约束环瞬间产生稳定的引力场,屏幕上的时空扭曲数据趋于平稳,“金刚石的晶格能给负能量物质‘搭脚手架’,就像当年支撑导材料一样,让曲泡始终保持形态。”
这一突破让跨星系航行成为现实。
新家园的艘“晶桥号”
曲飞船已完成试航,其引擎搭载的金刚石约束环,能将跨越十万光年的旅程缩短至72小时。
“传统推进方式受限于光枷锁,而曲泡是让飞船‘乘着时空波浪前进’,本身并未突破光极限。”
周默调出航行轨迹,飞船途经的星际尘埃在金刚石护盾的作用下被轻松推开,“飞船的外壳采用‘金刚石-中子星物质复合材料’,硬度是初代种子舱的万倍,能抵御黑洞边缘的引力撕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