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这一生司马懿版(2 / 2)
公孙渊部将的宽容,对王凌叛乱的决,对夏侯霸家族的保全,都在践行乱世中的底线:可以冷酷,不能残暴。
真正的务实是认清人性的复杂——既要提防他人的野心,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五、亢龙有悔:传承之重在根基
这些年在洛阳府邸,最欣慰的是看见师、昭二子渐成气候。
特意让师儿主持淮南平叛,要他在血火中学会果敢;安排昭儿处理政务,使他在案牍间懂得缜密。
王元姬嫁入司马家那日,我叮嘱她:“司马氏不求虚名,但求实济。”
去年巡视河内故居,见老宅柏树已亭亭如盖。
族中子弟争相展示诗文,我却带他们查看粮仓与武库。
在这大争之世,风花雪月终须让位于安身立命的实力。
留给后代最宝贵的不是爵位,而是能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本能。
结语:胜天半子,亦得圆满
今晨太医诊脉时,我瞥见他袖中藏着的毒药检试银针。
真是讽刺:一生防备他人下毒,最后可能要自我了断。
回这七十三年,就像与天命对弈,每次落子都在计算最优解。
若后人评说司马仲达,或许会指责我的权谋与背叛。
但他们应该明白:在瘟疫横行、十室九空的乱世,能让华夏北方恢复秩序,比恪守虚名更重要;在豪强割据、战乱频仍的年代,能缔造一个稳固的权力核心,比个人品行更关乎苍生。
当我合眼时,不会怀念洛阳的朝堂,只会想起河内温县的那个少年——他在月下读《商君书》,忽然懂得: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智慧不是如何活得光明磊落,而是如何让千万人活下去。
如此,便不负此生。
(搁笔于嘉平三年秋七月,洛阳太傅府)
---
这篇文章通过司马懿晚年自省的形式,从其隐忍、务实、决断的独特视角,解析在乱世中既要保全自身又要实现抱负的生存智慧。
与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悲壮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另一种“顺势而为”
的生命哲学,为理解复杂人性与历史提供多元思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