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爷爷奶奶育儿经(4 / 5)
一责任是孩子的父母,咱们只是协助,不能越位。
要是观念不一样,先跟孩子们好好沟通,听听他们的理由,毕竟他们接触的育儿知识更前沿。
实在有分歧,就以孩子父母的意见为准,咱们可不能当娃的保护伞。
"
王伯伯深表赞同:"
我跟我儿子约好了,关于孙子的教育问题,大事他们定,小事咱们管。
比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零食,咱们可以做主;但报什么兴趣班、立什么规矩,得听他们的。
这样就少了很多矛盾。
"
李阿姨补充道:"
沟通的时候得讲究方法,别跟孩子们吵架。
咱们可以说我看到个育儿文章,说这样做挺好,你们觉得呢,而不是你们这样带娃不对。
孩子们也是讲道理的,咱们态度好点,他们也愿意听咱们的意见。
"
"
还有经济问题也得注意。
"
陆奶奶语重心长地说,"
咱们退休金是自己的养老钱,别全都贴补给孩子们带娃。
可以适当买些玩具、绘本,但别大包大揽,不然不仅自己过得紧巴巴,还可能落埋怨。
经济独立了,说话腰杆才硬,也能更有尊严。
"
陈叔点头称是:"
我上次想给孙子买个几千块的机器人,我儿子拦住了,说没必要。
后来我想通了,玩具不在贵,在于适合娃。
现在我给孙子买的拼图、画板,他玩得可开心了。
"
三、隔代养育的智慧:爱有分寸,身心兼顾
夕阳透过窗户,给包间里的老同志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桂姨将写满的笔记本递给陆奶奶,字迹工整清晰,密密麻麻记满了大家的经验和建议。
陆奶奶翻看着笔记本,语气感慨:"
咱们今天聊得真透彻,从o-3岁的基础养育到3-6岁的能力培养,再到相处的分寸,基本上把带孙的关键问题都覆盖了。
其实说到底,带孙是帮忙,不是责任,咱们得守住边界。
"
王伯伯站起身,给大家敬了杯茶:"
陆奶奶这话总结得好。
咱们当年援疆,靠的是团结和智慧;现在带孙,靠的也是智慧和分寸。
既要科学带娃,又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这可比当年种棉花难多了。
"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共鸣。
李阿姨说道:"
我觉得还得加一条,咱们得有自己的生活。
不能因为带孙就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丢了。
我每天早上跳广场舞,下午带外孙女,晚上还能跟老姐妹们视频聊天,日子过得可充实了。
"
"
对!
"
陆奶奶拿起靠在椅背上的二胡,轻轻拨动琴弦,清脆的音符流淌出来,"
我每天雷打不动练两个小时二胡,研新说我拉琴的时候最有精神。
带孙再忙,也得留时间给自己,读点书、散散步、搞搞自己的爱好,这样情绪才好,给娃的陪伴也更有质量。
"
张叔深有感触:"
以前我总觉得带孙是负担,今天跟大家一聊,倒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看着娃一天天长大,会喊爷爷,会跟你分享幼儿园的趣事,那种成就感,多少钱都买不来。
"
"
可不是嘛!
"
陈叔的脸上满是笑意,"
上次我孙子画了幅画,上面是我和他一起放风筝,我激动得一宿没睡好,把画装裱起来挂在客厅了。
"
陆奶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