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爷爷奶奶育儿经(1 / 5)

加入书签

沪上秋聚话隔代,援疆老友共研带孙经

桂花的甜香顺着窗棂溜进包间,与老同志们自带的新疆马奶酒余韵缠在一起。

陆奶奶将二胡斜靠在椅背上,指尖还留着方才即兴演奏《赛马》的余温,桂姨正给她续上温热的菊花茶,瓷杯碰撞声清脆悦耳。

"

上次说研新那孩子在实验室突破了,现在还忙着?"

坐在对面的张叔捻着胡须笑问,他当年和陆奶奶同批进疆,如今头虽白得彻底,嗓门依旧洪亮。

陆奶奶指尖摩挲着杯沿,眼底漾着笑意:"

可不是,前儿视频说新材料能抗住千度高温,跟一诺聊起来,姑娘在纽约搞的量子通讯也沾着边。

"

她顿了顿补充道,"

俩孩子自有打算,咱们当老人的,不催婚不添乱就是最好的支持。

"

这话正合了众人心意。

李阿姨放下手中的葡萄干,这是她女儿从乌鲁木齐寄来的,颗粒饱满如紫珠:"

我家小子三十了,前阵带女朋友回家,我一句催婚的话没说,反倒给姑娘包了个见面红包。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顺其自然比啥都强。

"

"

还是咱们这批人通透。

"

王伯伯推了推老花镜,他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说话总带着书卷气,"

不过话说回来,不催婚不代表啥也不管。

你看老陈,天天围着三岁的小孙子转,昨天还跟我念叨,说现在带娃跟咱们当年在新疆带娃完全是两码事。

"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陈叔身上。

陈叔苦笑着摆手:"

可不是嘛!

当年在兵团,孩子往土炕上一放,撒把红枣就能自己玩半天。

现在的娃,要补钙要早教,连辅食都得精确到克,我这老骨头都快跟不上了。

"

陆奶奶闻言轻笑,将二胡往旁边挪了挪,身体微微前倾:"

陈叔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咱们都是高素质的人,带孙子也得讲科学、讲方法。

不如今天就凑一块儿,好好琢磨个带孙指南出来,分o-3岁和3-6岁两阶段,往后谁遇到问题都能照着参考。

"

"

这个主意好!

"

众人异口同声地应和。

桂姨见状赶紧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和钢笔,翻开新的一页:"

陆奶奶,我来记着,你们尽管说。

"

一、o-3岁:筑牢成长根基,回应性照护是核心

陆奶奶率先开口:"

我当年教音乐,最懂启蒙的重要性。

国家卫健委有个《婴幼儿早期展服务指南》,说o-3岁是大脑育的黄金期,8o的大脑育都在这时候完成。

咱们带这么小的娃,先得抓住这个关键期。

"

张叔立刻接话:"

那具体该怎么做?我家granddaughter刚满半岁,天天除了吃就是睡,我都不知道该跟她互动啥。

"

"

这就要说回应性照护了。

"

陆奶奶语放缓,尽量讲得通俗,"

就是娃有啥反应,咱们都得及时回应。

比如她哭了,不是立马抱起来哄,先看看是饿了还是尿了;她笑了,咱们就得跟着笑,跟她说话,哪怕是咿咿呀呀的回应也行。

这样能帮娃建立安全感,以后性格才开朗。

"

桂姨在笔记本上快记录,抬头补充道:"

前阵子我看育儿科普,说回应性照护能刺激娃的神经元育,就跟咱们当年在新疆种庄稼似的,得及时浇水施肥才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