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银火淬光 陌客寄情(1 / 3)
何静将最后一枚素圈戒指置于靛蓝绒布上,指尖残留的银粉被晚风卷着,落在工作台的木纹里。
焊枪的余温早已散入空气,唯有掌心那点因紧张而起的薄汗,还贴着银戒的冷光。
她是浸过十几年文墨的人,骨子里的清高是案头未干的墨痕,晕着“不与俗谈”
的执拗——打金这桩事,她不要熟人的“关照”
,不要人情的“将就”
,只要陌生人隔着屏幕,凭三段银火视频、两句素简文案,递来的那份纯粹认可。
银火初燃时,她在闲鱼建了“静手作”
的小栈,头像取素圈内壁刻字的特写,没有露脸,没有絮语,只让银戒的纹路自己说话。
简介是她斟酌半宿写就的:“锻999足银为饰,无华饰,有手温,可刻字,可寄意。”
的第一条动态,是三段无声视频:熔银时的火焰舔舐着坩埚,银水在模具里凝出初形;铁锤落下,银片上敲出细密的锤纹,像月光落在水面;最后是砂纸打磨,素圈渐渐泛出冷白的光,圈口处刻着极小的“安”
字。
配文只有七个字:“素圈一枚,寄平安。”
完她便关了手机,转身拿起银条在锉刀下细磨。
文科生的敏感,让她怕看那片空白的消息栏,怕自己这点“凭手艺立身”
的清高,在无人问津里碎成粉末。
直到暮色漫进窗棂,手机突然“叮咚”
一声,她指尖顿了顿,缓缓点开——是个头像是枝玉簪的陌生id:“能刻‘归’字吗?要藏在内壁,不显眼。”
没有寒暄,没有试探,连“真的是手工吗”
的疑虑都没有。
何静的心跳漏了半拍,回复得字字恳切:“可刻,刻痕浅细,不触指。
明日购银料时可拍视频,制作每一步也会录屏,您若信我,便无需多言。”
“信。”
对方只回了一个字,紧接着是订单拍下的提示,备注栏写着“圈口14,刻‘归’,无需视频,做好寄来即可。”
那一个字,像一粒火星,落在何静心里堆了五年的枯草上。
不是同学朋友带着惋惜的“我帮你”
,不是家人带着心疼的“别累着”
,是陌生人仅凭几段银火光影、一句素简承诺的信任,轻得像宣纸落墨,却重得让她眼眶烫。
她连夜去珠宝城挑银料,选了块纹路细腻的999足银,指尖抚过银面的冰凉,竟想起从前读《考工记》时“智者创物,巧者述之”
的句子——原来手作的意义,从来不是谋生,是让陌生人的心意,在自己手里有了归处。
第二天清晨,她点燃焊枪,银料在坩埚里慢慢融成液态,火光映在她脸上,像极了从前在图书馆刷题时,台灯落在书页上的暖光。
熔银、锻打、刻字、打磨,每一步都做得极慢,极细。
刻“归”
字时,她换了最小号的刻刀,笔尖悬在银圈内壁,想起那个陌生id的玉簪头像,许是个盼着故人归的人?她不敢多问,只把“归”
字刻得浅而稳,像藏在心底的念想,不与人说,却自清晰。
做好后,她没拍多余的照片,只在素白的盒子里放了张极小的宣纸,用毛笔写了个“归”
字,叠成纸鹤,与银戒同放。
三天后,她收到一条评价,没有配图,只有一句话:“字藏得刚好,像我等的人,不远不近,就在那里。”
何静看着那句评语,突然想起从前考公时,总执着于“标准答案”
,却忘了人生本就没有唯一解——就像这枚银戒,她没问“归”
字的意义,对方没问她的过往,却在彼此的沉默里,完成了一场心意的传递。
后来在小红书,她依旧守着那份“疏离的温柔”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