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钻承四季(2 / 4)
计‘非遗专用款’,我陪你去跟老匠人聊,他们说要啥样,咱们就做啥样——工具是给手艺人用的,他们的话,比设计稿上的线条管用。”
二、周深:在技术与温度间,藏起骨子里的细腻
下午的体验区,周深正给一位戴老花镜的退休教师调试秋款麦穗铣刀。
老人叫张建国,以前是中学美术老师,退休后手抖得厉害,再也没碰过刻刀。
周深蹲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慢慢把铣刀对准木片:“张老师,您别慌,这刀头是hpht培育钻石,硬度1o级,不用使劲,顺着木纹轻轻推就行,我帮您扶着……”
木片上慢慢显现出一粒麦穗的轮廓,张老师的手还是有点抖,周深却没催,只是轻声说:“对,就这样,您看这麦穗的纹路,铣刀的拉丝工艺能帮您卡准线条,就算抖一点,也能雕出形状。”
当第一粒完整的麦穗雕出来时,张老师眼眶红了,握着铣刀的手微微颤:“多少年了,我以为再也雕不了东西了……这刀,比我年轻时用的德国刻刀还懂我。”
周深站起身,悄悄揉了揉蹲麻的膝盖,笑着说:“不是刀懂您,是这刀能帮您‘省力’——您以前用普通刻刀,得使劲压,手抖就容易歪;这钻石铣刀锋利,不用使劲,您的手就稳了。”
张老师摸着铣刀上的麦穗纹样,忽然说:“我想给我的学生们每人买一套,让他们知道,就算老了,就算手抖,也能重新拿起刻刀。”
周深心里一动,想起自己的爷爷——爷爷是村里的老木匠,晚年也是手抖,最后把用了一辈子的刻刀收进木箱,说“手不稳,别糟蹋木料”
。
如果那时有这样的钻石工具,爷爷是不是还能雕出他最拿手的小木凳?
“张老师,您别急买,我给您定制一批‘师生款’。”
周深掏出手机,快记着需求,“铣刀手柄上刻您的名字,再刻‘匠心传艺’四个字,送给学生们,比买现成的有意义。”
张老师眼睛亮了:“真的?那太谢谢你了,小周!”
傍晚,展台的人流渐少,周深没歇着,蹲在地上挨个检查工具——春款刻刀的珐琅纹样沾了点竹屑,他用软毛刷轻轻扫掉;夏款荷瓣剪刀的钻石线条缠了根线头,他用镊子小心夹出来;冬款梅枝餐具的瓷胎边缘有点毛糙,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细砂纸,一点点磨光滑。
守白走过来,踢了踢他的鞋跟:“周深,你这较真劲儿,比车间里的品控师傅还严。”
周深抬头,鼻尖沾了点细灰,笑着说:“这些工具,是给张老师这样的人用的,他们把刻刀当命,我得让他们拿到手时,觉得‘这刀,值当’。”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点:“我爷爷以前也是木匠,手抖了就不雕了,我想给他也定制一套麦穗铣刀,刻上‘祖孙匠’三个字,让他试试,能不能再雕个小木凳——就算雕得不好看,也是他的心意。”
守白蹲下来,帮他擦掉鼻尖的灰:“我帮你设计手柄,雕上你爷爷最拿手的小木凳图案,再刻上‘爷爷的凳,孙子的刀’,比‘祖孙匠’更暖。”
周深看着她,眼睛亮了,像小时候爷爷答应给他雕小木凳时的样子。
三、童欣:在客服与共情里,藏着最软的心意
体验区的角落,童欣正陪着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用迷你钻石剪刀做手工。
女孩叫朵朵,妈妈带她来非遗展,手里攥着一张画满小花的纸,却不敢下剪刀。
童欣蹲在她身边,把小剪刀递到她手里,握着她的手:“朵朵,你看这剪刀的小爪子,是月半猫妈妈的耳朵,很可爱,它不会剪到手的,咱们慢慢剪……”
朵朵剪坏了两次,眼圈红了,童欣却没说“没关系”
,而是指着剪刀上的钻石:“你看这小钻石,它在帮你加油呢,再试一次,肯定能剪好。”
第三次,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终于剪出来,朵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