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智囊团的温暖指引(2 / 4)
>青提子突然插了一句:“得加‘沟通禁忌’!
比如不能问孩子‘你爸妈怎么不回来’,不能说‘你真可怜’,换成‘你想爸妈的时候,会折钻石寄给他们吗’‘你折的钻石真好看,爸妈肯定喜欢’——用积极的语言引导,而不是戳孩子的痛处。”
玻璃骨立刻打开设计软件,飞快地画了张“儿童陪伴沟通话术表”
:“左边列‘错误说法’,右边列‘推荐说法’,再配个小图标,比如错号画个哭脸,对号画个笑脸,志愿者一看就懂。”
她顿了顿,又加了一行,“还要写‘互动节奏’,比如前2o分钟折纸,中间1o分钟让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最后2o分钟读绘本——不能一直让志愿者说,得留时间给孩子表达,哪怕他只是指着钻石笑,也是在交流。”
守白想起韩枚说豆豆折不好钻石会急得冒汗,在旁边补充:“必须加‘情绪安抚指南’!
比如孩子折纸失败哭了,不能说‘别哭了,多大点事’,要蹲下来跟他平视,说‘姐姐小时候也折坏过好多张,我们一起再试一次,慢慢来’——先共情,再解决问题,这才是陪伴的意义。”
惊鸿把这些都记进文档,还特意加了个“案例参考”
:“就写上次韩枚陪朵朵折‘思念钻’的事,把‘朵朵想妈妈,韩枚陪她把妈妈的样子画在钻石上’写进去,让志愿者有具体的例子可以学,比空讲理论有用。”
二、老人关怀模块:从“送物上门”
到“贴心陪伴”
“老人和孩子不一样,他们要的不是‘新鲜热闹’,是‘被需要、被惦记’。”
青提子把自己的笔记本推到中间,上面已经写满了调研数据,“我之前做过独居老人公益项目,现老人最在意的不是你送什么,是你有没有‘把他们当家人’——比如给李奶奶送暖手宝,不能放下就走,得帮她试试温度,教她怎么充电,再陪她聊两句窗花,这才是‘种钻’,不是‘送快递’。”
惊鸿立刻在文档里新建“老人关怀”
章节,先列“物资准备清单”
:“暖手宝要选按键大、声音轻的,老人眼神不好、怕吵;老花镜要备不同度数,提前跟社区医生打听老人的视力情况;还有‘陪伴小道具’,比如给张爷爷带副新象棋,陪他下一盘,比送十副象棋都管用。”
“重点是‘陪伴流程’,得有‘固定动作’,让老人有期待。”
青提子强调,“比如每周三下午去看李奶奶,先帮她收拾窗台的窗花,再陪她剪一张,最后把上周义卖款的支出跟她念叨念叨——‘奶奶,您剪的窗花卖了5oo块,给张爷爷买了个新竹筐,给村里孩子买了1o本绘本’,让她知道自己的手艺有价值,不是‘被照顾’,是‘在帮忙’。”
玻璃骨突然想到什么,打开手机里的直播回放:“上次李奶奶对着镜头说‘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窗花’,眼睛都亮了!
可以加‘老人价值挖掘’部分,比如帮李奶奶拍剪窗花的视频,在种钻的账号上,让她看到网友的夸赞;帮张爷爷组织‘象棋小课堂’,让村里的孩子跟他学下棋,让他觉得自己‘有用’。”
守白想起北京奶奶收到纪念钻时,摸着胸针说“像孩子们陪着我”
,在旁边加了句:“要写‘情感连接点’,比如每次陪老人,都问一个‘回忆小问题’,比如‘奶奶,您年轻时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呀’‘爷爷,您以前下棋最厉害的一招是什么呀’,把这些回忆记下来,做成‘老人故事册’,既能让老人觉得被重视,也能给孩子留份念想。”
惊鸿把这些都整理成“老人关怀四步走”
:1上门问候(帮老人做件小事,比如倒杯水、擦桌子);2互动陪伴(按老人喜好来,下棋、剪窗花、读报纸);3价值挖掘(帮老人展示特长,记录回忆);4告别约定(比如‘下周我来帮您把窗花挂到窗户上’,给老人一个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