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缓慢地推与钻石自由(2 / 3)

加入书签

核心是情感认同,是‘护短’,哪怕产品有瑕疵,因为认同你这个人,他们也愿意支持。

这一点,和网络文学里的‘铁粉’‘盟主’现象非常像。”

“第三,地推。

你提到要‘缓慢一点地推’,我觉得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守白继续分析,“熊哥想的那种疾风暴雨式的万人扩张,很容易失控。

真正有效的地推,不是去传单,而是去‘播种’。

选择一个像大学城或某个大型社区这样的点,扎下去,找到那么一两个像阿龙这样有故事性、有感染力的‘种子体验官’,精心培育他们,帮助他们成功。

让周围的人亲眼看到,这个模式真的能带来改变,哪怕是微小的。

这种示范效应,比一千句口号都管用。

就像我写书,也是从一个小的读者群慢慢积累起来的。”

童欣看着守白的分析,频频点头。

这些观点与周深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守白从创作者和亲历者角度出,说得更为透彻。

她追问:“那从你个人的体验看,培育钻石本身,能支撑起这种‘情感价值’吗?会不会让人觉得廉价?”

“这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廉价’。”

守白回答,“如果‘廉价’指的是价格,那么培育钻石确实让拥有钻石的门槛变低了。

但如果‘廉价’指的是价值和意义,那完全取决于赋予它意义的人。

我买的那颗3o分培育钻石,对我来说,意义是奖励自己完成了第一本长篇合约。

它见证了我的熬夜和灵感枯竭,它的价值对我来说,比橱窗里一颗陌生的天然钻石大得多。”

“而且,”

她补充道,“现在的培育钻石品牌,比如纪派,已经在玩‘情感定制’了,可以把有纪念意义的元素作为碳源融入钻石培育。

这就在科技感之上,又叠加了独一无二的情感烙印。

关键就在于,你们的‘体验官’和平台,如何去引导和讲述这些故事,如何把‘钻石自由’定义为一种更聪明、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新消费观念,而不是‘买不起天然钻石的退而求其次’。”

“所以,你觉得如果采取一种缓慢的、深耕社群的地推模式,先建立几个成功的样板,再逐步扩散,是可行的?”

童欣总结性地问道。

“可行性很大,但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化的运营。”

守白肯定地说,“这不像卖快消品,这是在做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

你们可能需要开一个小程序,可视化每个人的‘攒钻进度’,设置积分和社区互动,增加黏性。

可以定期举办线下的‘钻石沙龙’,不硬性推销,就分享美学、设计,甚至邀请像阿龙、小芬这样的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梦想,打造有温度的社群文化。”

“另外,”

守白最后提醒道,“一定要警惕那种为了冲销量而出现的虚假宣传或风格跑偏。

品牌的调性把控权必须牢牢抓在莉莉他们手里。

每一个体验官,都应该是品牌精神的传递者。

初期宁愿筛选十个真正认同理念、有内容创作能力的‘种子’,也不要一千个只会刷屏的推销员。”

和守白的深入交流,让童欣心中的迷雾散去了不少。

那个庞大的、略显空洞的“万人计划”

,开始在她脑海中沉淀为一个更为具体、也更接地气的蓝图——以大学城和个别有代表性的城中村为试点,招募少量像阿龙、小芬这样有真实故事、有感染力的“种子体验官”

;依托“一力轻选”

的平台,开简易的攒钻系统和内容分享平台;通过精细化的内容运营和线下社群活动,逐步渗透,像培育一颗钻石一样,耐心地培育这个市场,让“攒钻”

成为一种带有情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