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下午茶话:代码乌托邦与16亿骗局(1 / 2)
央美研究生楼的顶楼露台,秋日午后的阳光被梧桐叶筛成细碎的金斑,落在白色藤编桌椅上。
守白刚泡好一壶肉桂乌龙,茶烟袅袅缠绕着桌角的青瓷茶宠,玻璃骨正对着手机屏幕啧啧称奇,指尖划过的新闻标题格外刺眼。
“你们快看!香港JPEX那个数字货币平台跑路了,卷了16亿港元,超过2700人报案!”玻璃骨的声音打破了露台的宁静,她把手机递到中间,屏幕上的新闻配图里,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外挤满了记者,“还有好几个知名网红都被捕了,说是帮着推广诈骗,被控串谋诈骗和洗黑钱呢!”
惊鸿刚咬了口蔓越莓司康,闻言动作一顿,眉头蹙起:“数字货币?就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听说能一夜暴富的东西?”
她凑近手机扫了眼,摇摇头,“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儿跟空气似的,没有实体,也没人管,怎么敢有人投这么多钱?”
青提子端着骨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闻言轻笑一声,眼底带着几分了然:“在华尔街实习那阵,我见多了这种疯狂。2021年比特币冲到6.9万美元峰值的时候,我们部门的交易员连咖啡都顾不上喝,天天盯着K线图,连保洁阿姨都在打听怎么买虚拟货币。”
她放下茶杯,语气里多了些感慨:“我当时跟着导师做过虚拟资产的研究,JPEX这种平台其实早就有问题。香港证监会去年就说它没拿到相关牌照,经营手法可疑,但架不住网红们拼命推广,说什么‘零手续费’‘高收益’,很多投资者抱着侥幸心理入场,结果血本无归。”
“16亿啊……”玻璃骨咂舌,“这些人难道不知道风险吗?还是说虚拟货币真的能赚那么多钱?”她一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之前刷到过不少NFT数字艺术品的新闻,总觉得这种“数字资产”神秘又充满诱惑。
守白给众人续上热茶,茶汤琥珀色的光泽在杯壁流转,她轻声道:“先别急着下结论,虚拟货币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它的起点,其实是一场关于自由与信任的理想主义实验。”
青提子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作为曾经的华尔街实习生,她接触的多是市场交易层面,对背后的思想源头反倒不算深究。
“你们听说过密码朋克运动吗?”守白捧着茶杯,目光望向远处的天际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密码学家、程序员和理想主义者发起了这场运动,他们厌恶政府和大公司的监控,相信强大的密码学能保护个人隐私,而一个去中心化、不受任何实体控制的数字货币,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她顿了顿,继续道:“在比特币诞生之前,其实有过很多尝试。1983年有个叫Ecash的电子现金系统,靠盲签名技术实现匿名交易,但因为依赖中心化银行,最后没能普及;1997年的HashCash提出了‘工作量证明’,后来成了比特币挖矿的核心;还有1998年的B-Money和Bit Gold,几乎具备了比特币的所有核心要素,却没能解决‘双重支付’的难题。”
“双重支付?”惊鸿一脸茫然,“是说一笔钱花两次吗?”
“差不多。”守白点头,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比如你有100块虚拟货币,既转给A又转给B,如果没有中心机构验证,双方都可能以为自己收到了钱。而比特币的创新之处,就是用区块链这个公开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青提子补充道:“2008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2009年创世区块诞生,他还在区块里留了当时泰晤士报的头版标题——‘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看得出来,比特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我记得有个新闻说,2010年有人用1万枚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玻璃骨突然插话,“现在比特币价格再跌,也值不少钱吧?这简直是史上最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