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跨境黑手:玻璃珠想偷真钻的光(2 / 2)

加入书签

复制的——他们拿到了真证书的电子档。”

清晨的产业园会议室,“净钻行动”指挥中心的屏幕亮得刺眼。跨境造假链像张黑网铺在上面:

1. 境外团伙偷空白证书模板,用黑客或内鬼撬数据;

2. 东南亚作坊用高精度印刷机批量印假证;

3. 把假证绑上镀膜立方氧化锆,冒充真钻;

4. 靠“工厂尾单”“海关罚没”的话术,在社交平台收割。

“这仿品连简易热导仪都能骗过去。”周一军把颗镀膜锆石推到桌中央,“普通消费者拿在手里,根本辨不出是假的。”

网信办专家敲着键盘:“先堵证书的窟窿——上区块链,给每张证做数字指纹,扫一次就留痕。”

“再加异常监测。”周一军补充,“同一证号短时间被多地查,系统直接报警。”

接下来48小时,柘城钻的防伪系统像被按下加速键:

- NGTC证书裹上三重锁:区块链指纹、可变二维码、特定光谱油墨;

- 产业协会建“证书黑名单”,实时同步给电商平台;

- 官网开“一键验真”通道,直接连国家反诈中心的数据库。

第五天,深圳海关的消息炸响指挥中心:一批“人造水晶”的夹层里,藏着500套假证和激光防伪标。“要不是刚升级了标准,根本查不出来!”张科长举着物证,“顺着物流摸到东莞的印刷作坊,抓了3个,缴了2000套假证。”

品控室的恒温箱里,新下线的钻石裹着全新的数字证书,每颗都记着从培育到检测的全流程数据。周一军盯着镜下的真钻,火彩裹着区块链指纹的编码,像道烧不穿的墙。

“造假是场持久战。”他在报告里写,“今天堵了证书的洞,明天他们还会找新缝——但透明是最好的盾,让消费者能像查青菜来源一样查钻石,造假的空间才会碎成渣。”

深夜的品控室,灯又亮到了天亮。周一军的提案纸上,“全产业链溯源体系”几个字,被马克笔描得发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