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数据织锦:当算法学会共情(1 / 3)

加入书签

央美研究生楼的露台还浸在初冬的微凉里,守白指尖捏着狼毫悬在稿纸上方,墨汁在“宇宙飞船·地球”的标题旁晕开浅浅涟漪。

她刚要落笔续写《六道梵行记》第九章的“资源争端”,石桌上的全息投影突然自行亮起——金一诺研发的灵韵数据流如银河倾泻,在暮色中交织成小说角色的立体轨迹。

投影边缘的光纹轻轻颤动,原本固定的梵行尊者形象突然泛起数字涟漪,衣袂间的灵韵纹路开始像藤蔓般分枝蔓生。

原本笔直通向“天道战争”的剧情线,竟凭空岔出十几条细碎支线,有的通向“众生和解”,有的拐向“生态崩溃”,还有一条最纤细的数据流,正悄悄模拟着“尊者化身为桥”的未写剧情。

“别碰投影!”守白刚要伸手稳住光纹,金一诺的通讯窗口已浮现在数据流中央,她甜美的声线裹着技术宅的兴奋:“它在学你!算法扒了过去三个月你所有的写作记录——发现你每次写‘天道崩毁’时,握笔力度会增加150克,笔速加快0.3秒;描写‘众生觉醒’时,墨汁在宣纸的渗透度会比平时高12%,连你修改时习惯性往左挪纸的动作,它都记下来了!”

守白怔怔看着投影里的尊者形象随数据演化:当她在草稿本上勾勒“六道混战”,尊者周身的灵韵数据流会迅速凝结成血红,像被战火染透的旌旗;当她写下“青鸟衔枝”的和平场景,数据流便化作千百只虚拟青鸟,绕着露台的梧桐枝盘旋三周,连翅膀扇动的频率,都和她写这段时的呼吸节奏完全同步。

孙洁的远程批注突然从云端飘来,是以敦煌卷轴为底的全息文本:“这不是简单的情绪捕捉,是算法在解构你笔下文明兴衰的底层规律。

你写‘资源争夺’时,会下意识用‘裂’‘焚’‘涸’这类高频词;写‘共生’时,偏爱‘缠’‘润’‘织’——它把这些词的出现频率,和剧情走向做了关联模型,现在能预判你下一章的核心冲突了。”

守白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段闪着暖光的代码——那串0与1组成的字符正把小说里“舍身饲虎”的情节,拆解成可量化的利他主义模型。代码不仅计算了饲虎者的牺牲成本、老虎后续对其他生物的影响,甚至把“围观众生的觉醒概率”都算进了变量里,末尾还弹出一行小字:“当牺牲带来的正向连锁效应>个体损失,即为‘慈悲’。”

“太不可思议了……”她指尖划过投影,三维动画立刻展开:饲虎者倒下的瞬间,灵韵数据流并未消散,而是化作细密的光网,将老虎、围观者、甚至远处的草木都连在一起,光网每震动一次,就有新的“共生代码”生成,像文明的种子在数据里扎根。

就在这时,青提子端着平板快步冲上楼,热可可晃出的奶沫沾在她的袖口:“炸了炸了!华尔街刚发的ESG投资报告,居然引了你的小说!”她把平板怼到众人面前,屏幕上滚动着某跨国基金的评估体系,其中“文明可持续性”指标下,赫然写着“参考《六道梵行记》‘飞船哲学’,对践行碳中和、推动资源共享的企业额外加30%权重”。

更惊人的是,报告附录里贴着三家能源巨头的转型方案——欧洲某石油公司的光伏电站布局图,标注着“借鉴《六道梵行记》‘船员守则第三条:合理分配能源’”;美洲某矿业集团的生态修复计划里,直接引用了守白昨日写的“每开采1吨资源,需种植5棵固碳植物”;就连亚洲某新能源企业的跨国合作协议,都把“梵行尊者的幻境测试”改成了“资源分配压力测试”。

“快看这里!”惊鸿突然指着数据流的某个分支,那里正闪烁着密集的文明图标,“这段算法在模拟不同文明应对资源争夺的策略——它把唐代的均田制、玛雅人的水资源分配系统、北欧的碳交易政策,甚至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土地法都扒出来了,现在在算哪种模式最适配‘六道共生’!”

守白突然夺过青提子的平板,调出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