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量子光斑里的银戒与选择(2 / 2)

加入书签

刻了一半的银戒,轻轻放在考研大纲翻开的“高通量实验设计”那一页。银戒的微光,正好落在“对照组设置”那几个黑色铅字上,像给枯燥的知识点镀了层暖。

“我前两天看了篇论文,说量子力学里的‘观测者效应’——粒子的状态,是观测者的选择决定的。”韩枚的声音不大,却像刻刀划过银面,留下清晰的痕迹。

“就算真的有无数条‘注定’的路径,那此刻我在这里磨银戒、背知识点,也是那‘注定’之中,我最为心甘情愿、全力以赴的一部分。就像观测者选择了‘看’,粒子才会显露出它的模样;我选择了‘走’,这条路上的光,才会为我亮起来。”

林晓晓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抱着手机爬回了自己的上铺。宿舍里又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裹着银杏叶的碎响,轻轻拍打着玻璃。

韩枚却不再看大纲,她的指尖落在手机屏幕上——金一诺的微信对话框还停留在昨天,对方发了张陆奶奶家老桂树的照片,配文:“桂姨说,酸汤鱼的酸笋已经腌到第三坛了,就等你复试来开坛。”

这句话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她想起在上海时,桂姨站在厨房门口,系着蓝布围裙,手里拿着刚切好的酸笋:“枚枚,等你下次来,姨给你做最酸的酸汤鱼,酸得你能多吃两碗饭。”

她提起笔,是那支刻银戒时用的细头笔,在大纲的空白处,一笔一笔画下了一枚小小的、圆满的银戒。缠枝纹绕着戒面,像把上海的银屑、贵州的桂香,都缠在了一起。在银戒旁边,她写下一行字:

「磨亮此身此刻的光,胜过仰望平行宇宙的万千星辰。」

冬日的太阳,缓慢地挪过书桌,把银戒的微光与笔记的墨色,织成了一张温柔的网。韩枚忽然觉得,那些被她紧紧握在掌心的——刻了一半的银戒、翻皱的考研大纲、金一诺的微信、桂姨的酸笋坛,比星空中任何缥缈的“平行世界”,都更暖,也更真实。

她拿起刻刀,对着银戒的缠枝纹,又补了一道痕。金属的冷,被指尖的暖裹住,慢慢透出了光。

而书桌上的考研大纲,在冬阳里,正一页一页,铺成通往上海的路。

韩枚合上书时,忽然想起金一诺教她的银饰步骤,和手里的考研知识点竟隐隐对应——“质粒构建”像极了“银料退火”,都是为后续“塑造”打底;“pcR扩增”恰似“花纹复刻”,都是精准的复制与放大;“western blot”则和“做旧显色”异曲同工,核心都是让目标清晰显现。

她干脆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笔记本,在扉页写下“银饰·考研联想清单”,然后一笔一笔,把银饰步骤和知识点一一对应:

1. 银料退火→质粒构建: 银料经高温软化,是为了更好地塑形;质粒载体的构建,是为了承载目的基因的“重塑”。

2. 花纹刻绘→引物设计: 刻刀的走向决定银饰的纹路;引物的序列决定pcR的特异性。

3. 焊枪熔接→dNA连接酶: 焊枪让银片拼接成完整的饰件;连接酶让目的基因与载体连为一体。

4. 做旧显色→western blot: 用酸液腐蚀出银饰的纹路层次;用抗体显色出蛋白的表达痕迹。

写着写着,她忽然笑了——这哪里是“记忆清单”,分明是把上海的银料、贵州的书桌,把此刻的自己,和远方的梦想,都缝在了一起。

当林晓晓再次从上铺探出头时,看见的是韩枚趴在书桌上,一边画着银戒的纹路,一边在考研大纲上标注重点。冬阳落在她的发顶,像金一诺工作室里的那束光,温柔,却有力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