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攻略纸上,珠江风来(2 / 3)

加入书签

目光却被街角一位支着画架的老人吸引。老人戴着顶旧草帽,手里的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扫过,笔尖落下,沙面教堂的白色尖顶便多了几分柔和的光影。

“wow,”放慢脚步,不自觉地凑了过去,眼神里满是惊叹,“这比照片更有温度。”

孙洁和金一诺对视一眼,默契地停下脚步。

老人似乎察觉到身后的目光,转过头来,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姑娘,带外国朋友来玩啊?”

孙洁笑着点头,刚要开口,却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您好,您画得……非常好。”

老人乐了,放下画笔指了指画布:“这沙面啊,每天光影都不一样,上午画出来偏冷,下午晒透了,颜色就暖得发亮。”

他抬头打量着三人,突然提议:“要不,我给你们画张合影?就以这教堂为背景,不收钱,权当给你们留个纪念。”

眼睛一亮,忙不迭点头。孙洁拉着金一诺走到画架前,三人并肩站在青石板上,身后是爬满绿藤的白色教堂,远处传来粤剧票友隐约的唱腔。

老人手里的画笔动起来,笔尖在画布上簌簌作响,偶尔抬头看一眼,又低头添几笔——他没用铅笔打底,直接用色彩铺陈,孙洁的米白色连衣裙、金一诺的藏青色西装,还有身上那件亮黄色衬衫,在画布上渐渐鲜活起来。

“您画这个多久了?”孙洁轻声问。老人手上没停,声音带着点回忆的温软:“快三十年咯。以前在美术厂上班,退休后就来沙面摆摊,看着游客来来回回,画他们,也画这岛上的一草一木。”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江边长椅,“那把椅子,我画过不下一百次,有情侣坐着看江,有老人躺着晒太阳,还有像你这样带孩子来的——哦,前年有个小姑娘,跟你女儿差不多大,非要在画里加只冰淇淋,说这样才像她心中的沙面。”

听得入神,忍不住问:“您觉得沙面最特别的是什么?”老人放下画笔,望着不远处嬉戏的孩童,语气缓缓的:“是‘慢’。纽约快,广州也快,但沙面不一样,它守着这江,守着这些老房子,几十年了,还是老样子。你看那棵大榕树,我刚来摆摊时,它才碗口粗,现在都能遮半条街了。”

说话间,画已经快成了。老人在画布角落添了几笔三角梅,又用浅蓝勾勒出远处的珠江水影,最后在画框下方写下“沙面·午后”。他把画递过来:“好了,你们看看,合心意不?”

孙洁接过来,忍不住“哇”了一声——画布上,三人的笑容格外真切,身后的教堂泛着柔和的光,连风吹起的衣角都带着动感。

金一诺笑着说:“比我们拍的合影好看多了,这才是真正的沙面记忆。”捧着画,反复看了好几遍,认真地说:“这是我来中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谢谢您。”

老人摆摆手,又拿起画笔:“下次再来啊,我还给你们画,到时候让这榕树再粗点。”三人谢过老人,继续往前走,把画小心地卷起来,抱在怀里,像捧着件稀世珍宝。

路过一家老邮局时,突然停下脚步,指着门口的绿色邮筒问:“可以把这幅画寄回纽约吗?”孙洁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当然可以,这里还能寄国际快递。”金一诺补充:“而且这邮局也是老建筑,一百多年了,从这里寄出去,更有意义。”

眼睛一亮,立刻走进邮局,小心翼翼地把画装进快递盒,还特意让工作人员在盒子上贴了张沙面的纪念邮票。填地址时,他抬头对孙洁和金一诺说:“我要在画背后写句话,告诉家人,这里有比高楼更温暖的东西。”

走出邮局时,夕阳已经西斜,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看着怀里的快递单,又看了看身边的老建筑,轻声说:“原来广州的‘不一样’,不是风景,是这里的人,和这里慢慢的时光。”

孙洁心里一动,想起几年前带女儿来沙面时,女儿蹲在路边喂流浪猫,也是这样暖融融的午后,也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