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三十年后再来看(2 / 2)

加入书签

收-再造-应用’中无限流转,钻石就是碳的‘通用货币’。”

行业格局早已定型。30年前的中小厂商在2030年代的技术迭代中陆续淘汰,如今全球仅存10家碳基材料巨头,柘城占据3席,核心竞争力在于“从碳收集到应用的全链路技术掌控”。曾经的价格战、出口壁垒,在统一的碳基材料标准面前已成历史,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碳基材料的支撑。

更深远的影响在文明层面。2050年人类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登陆舱的隔热层就用了柘城生产的金刚石复合材料;在深海探测领域,金刚石传感器能承受万米深海的压强,传回高清地质数据。“30年前我们没想到,当年为降低成本搞的再生碳技术,会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基础工具。”周一军的眼里闪着光。

四、灯下回望: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博物馆的闭馆铃声响起,四人站在“2025年产业曙光”展区前,看着当年用过的第一台再生碳提纯炉模型,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轰鸣声。

“30年行业变迁,其实就验证了一个道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价格优势,不是政策红利,而是对‘材料本质’的探索。”莉莉的手指拂过模型,“碳是生命的基础元素,钻石是碳的完美形态,当我们把这两者结合,就抓住了文明进化的脉络。”

周深翻看着当年的海外突围计划,笑着说:“2025年我们怕被出口禁令卡住,现在全球都求着我们开放碳基材料技术。这就是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距离。”

童欣点开共创团的初代聊天记录,2025年宝妈们讨论“小脚丫吊坠”的话语还清晰可见:“从58位妈妈的共创,到上亿人的生命档案库,这就是最动人的商业进化——商业的终点,是成就人的价值。”

周一军最后看了一眼实验室的方向,那里的金刚石涂层还在生成:“技术的意义,从来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让人类文明走得更远。”

夜幕下的柘城,碳基材料产业园的灯光如星河般璀璨。30年前,这里的机器生产着“便宜的钻石”;30年后,这里的机器塑造着“碳基文明的未来”。莉莉知道,他们当年点燃的那束产业微光,如今已成为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火炬——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群人在2025年的那个深夜,问了自己一句:“我们能让钻石变得更有价值吗?”

答案,写在了30年后的每一颗碳基材料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