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女儿的成年礼(2 / 3)
间的女儿,穿着省高的定制礼服裙,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而他们身后,跟着三位身着黑色西装、戴着耳麦、身形健硕的保镖,沉默地保持着一段距离,目光机警地扫视四周。镁光灯(来自专业的摄影师,并非记者)闪烁,记录下这颇具气场的一幕。周围有家长低声议论:“那是某某集团的……”“排场真大。”
另一侧,一位身材微胖、腕表金光闪闪的父亲,正乐呵呵地搂着儿子的肩膀,旁边有熟识的家长打招呼:“王总,给儿子准备的什么成人礼礼物啊?”那位王总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得意:“没啥,就一块劳力士日志型,男孩子嘛,该有块像样的表了!”
云染染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手腕上的珐琅镯子,深吸一口气,尽量目不斜视,沿着红毯边缘安静地往前走。她看到有的女孩穿着最新款的迪奥礼服裙,有的男孩已经戴上了百达翡丽的腕表。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的味道,混合着一种名为“阶层”的无声气息。这座以学术成就闻名遐迩的百年名校,在此刻,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展示家庭实力的秀场。
名校的底蕴与暗流
省高的确有其傲视群伦的资本。它不仅升学率常年稳居全省榜首,清北录取人数令人咋舌,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校园里随处可见名人的题字,走廊上悬挂着历届杰出校友的照片——有院士、部长、知名企业家、文化名人。校史馆里记载着它在近现代史上的风云际会,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中,都有省高学子的身影。
这种历史底蕴,赋予了省高学生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和巨大的隐形资源。在这里,你的同学可能背景显赫,你的学长学姐可能正在某个关键岗位,这种同窗之谊、校友网络,是比任何公开课程都更为珍贵的“潜课程”。也正因如此,许多家庭挤破头也想将孩子送进来,不仅仅是为了那张漂亮的成绩单,更是为了融入这个顶级的“圈子”。
云染染找到贴着“高三(七)班”标识的区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周围已经坐了不少家长,彼此寒暄,言谈间不乏“孩子在准备常春藤的申请”、“暑假去了日内瓦参加模联”、“跟着某某教授做课题”之类的内容。她安静地听着,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为明玥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在这个环境里,仅仅做一个“好学生”,似乎确实显得有些单薄。
仪式:发言权与沉默的大多数
成人礼仪式正式开始。校领导致辞后,是家长代表发言。
第一位上台的是一位气质干练的女性,她的头衔是某大型跨国公司的中华区副总裁。她侃侃而谈国际视野、领导力培养,分享自己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女儿(年级学生会主席,已获得国外名校早录)。她的发言自信、流利,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
第二位是位温文尔雅的男士,介绍是某着名高校的博导,同时也是省高校友基金会的理事。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谈创新精神,勉励学子们勇攀科学高峰,并 subtly 地提到了自己正在主导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第三位则是一位本土企业家,话语朴实,但句句透着实力,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省高的发展,并已设立奖学金,鼓励学弟学妹们奋发向上。
云染染坐在台下,看着聚光灯下的那些面孔,听着他们或精英、或权威、或豪迈的发言,心里明白,能够站在那个台上讲话的,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力量的展示。他们代表了省高生态链的顶端。而像她这样,依靠孩子自身努力考进来、家世普通的家长,是这偌大礼堂里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孩子,或许成绩优异,但在这样的场合,却难以发出同样响亮的声音。
她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位学长母亲的话:“拿奖无数,保送清北,在学校也是默默无闻的……” 此刻,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省高,成绩是重要的基石,但绝非全部。资源的倾斜、机会的分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