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秒针守卫战(2 / 3)

加入书签

冲击国家授时中心的主钟群和光纤网络关键节点!”

陆研新目光锐利,紧盯着终端上反馈的全国时间网络状态图。几个边缘节点已经出现了黄色的延迟警报。“不能只被动防御。报告里提到‘时间定价权之争’,本质上是对时间基准定义权和分发权的争夺。我们必须反击,不是用蛮力,而是用……更精确的‘时间’本身!”

“你想怎么做?”鬼子六的意识流带着一丝好奇。

“它们干扰的是时间流的平滑性,制造的是‘噪声’。”陆研新的思维飞速运转,结合着他刚才阅读的关于“北京时间”前世今生的知识,“那我们就用更稳定、更纯净、更强大的‘时间基准信号’,像利剑一样,刺穿它们的‘噪声迷雾’!让全世界,至少让我们的盟友,看到谁才能提供最可靠的‘时间锚点’!”

他飞快地调取数据。“接入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突破的‘光晶格钟’数据!就是那个16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的锶光钟!把它产生的原始秒信号,作为我们反击的核心!”

终端屏幕上,代表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主节点的图标骤然亮起璀璨的金色。一组数据被提取出来——频率稳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均优于2x10^-18的锶光晶格钟信号。这是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时间精度极限,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原点”。

“光有原点还不够!需要最强大的‘血管’把它输送出去!”陆研新紧接着操作,“优先启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光纤网络!就是那条跨越数千公里,稳定度达到皮秒级,误差优于100皮秒的‘时间大动脉’!”

屏幕上,连接西安、北京、武汉、合肥等关键节点的光纤线路纷纷亮起,如同被点亮的神经脉络。这条全长约2.5万公里,穿越山河,甚至在极端环境下(如新疆阿克苏的戈壁滩上,团队曾克服日夜温差达16摄氏度的挑战,破解时延难题)也能保持皮秒级稳定的光纤网络,成为了输送“时间利剑”的最佳通道。

“然后,是‘北斗’!”陆研新目光炯炯,“天地一体!用卫星,将这份最纯净的时间信号,广播到全球!让任何试图在局部制造‘时间迷宫’的行为,在绝对精确、无处不在的‘北京时间’面前,无所遁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图标在屏幕的苍穹上闪耀,与地面的金色光纤网络交相辉映,构成一张立体的、覆盖天地的时间守护之网。

“元宝,鬼子六!计算最佳注入点和信号调制模式!我们要用这柄‘时间之剑’,不是去硬碰硬,而是去‘校准’那些被干扰的区域,去‘缝合’那些被撕裂的时间流褶皱!”陆研新的意识流带着决绝的战意。

“妙啊!小子!”鬼子六的意识流爆发出赞叹,“用绝对精度进行降维打击!这不是能量对抗,这是规则层面的碾压!就像用最纯净的水,去稀释污浊!老子喜欢!”

元宝的双眼闪烁着幽光,庞大的计算力通过那特殊的意识链接,与陆研新的思路融合,疯狂演算着最佳的信号注入策略、功率分配以及对抗局部时间畸变的补偿算法。

就在实验室内的“燧皇”矩阵光芒微微摇曳,似乎即将在外部不断增强的压力下溃散的前一刻——

陆研新深吸一口气,手指重重按在了“执行”键上。

“以‘东经120度时间基准’之名!”

“让世界,重归同步!”

一股无形无质,却蕴含着极致秩序与稳定的“时间波动”,以西安国家授时中心为源头,沿着金色的光纤网络奔腾疾走,同时通过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向着苍穹播撒。这股波动,凝聚了中国几代时间工作者,从仰望星空到操控原子,从依赖他人到完全自主的心血与智慧。

它携带着160亿年误差一秒的绝对精度,携带着皮秒级光纤传递的极致稳定,携带着天地一体矩阵的无所不在,如同一曲宏大的、由最精密乐器奏响的乐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