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晨露 公园 医学升学途径规划(2 / 4)
士,再读三年博士,毕业就快三十了。“那进三甲医院真这么难?”
“难!太卷了!”欧老师加重语气,“乾栎当年协和博士毕业,想回咱们市的三甲医院外科,人家hR直接说‘要三篇以上ScI论文,还要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他那时候一心想转基础研究,没发几篇临床文章,最后才没去成。现在大医院不光看学历,还要看你跟着哪个导师、有没有拿得出手的病例、会不会做科研,缺一不可,明睿要是走这条路,得提前跟导师搞好关系,多写论文,多攒临床经验。”
她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条路,国内考研\/博后,转基础研究,走科研或教学岗,不用再泡临床。这条道适合不想当临床医生,却想留在医疗行业的学生。”
“乾栎就是走的这条。他比明睿大六岁,博三在协和轮转的时候,连续上了三十六个小时班,下了夜班直接晕过去了,醒了就跟我说‘妈,我每天见的不是病人就是病历,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这不是我想要的日子’。”欧老师的声音放轻,“我当时劝他,‘你都读了七年了,差最后一步就博士毕业了,就算以后不做临床,有博士文凭,路也宽’。他听进去了,咬着牙把论文写完,毕业后果断转了基础研究,现在在美国纽大做博士后,研究肿瘤免疫,虽然也忙,但不用天天守着病房,不用值夜班,孩子说‘心里踏实多了’。”
“明睿要是考研考上了,读硕士期间发现自己不适合临床,可以跟导师申请做科研课题,多发ScI论文,硕士毕业考博的时候转基础医学专业,比如免疫学、病理学,博士毕业后可以进高校当老师,或者去科研院所做研究,待遇也不错,而且压力比临床小。”欧老师补充道,“要是没考上硕士,也可以先找个医院做科研助理,一边工作一边考博,乾栎有个同学就是这样,考了两次博才考上,现在在浙大当副教授,也挺好。”
云染染点点头,把“转基础研究”“ScI论文”几个词记在备忘录里,笔画写得歪歪扭扭:“那第三条路呢?”
“第三条路,出国深造,分临床和科研两种方向。”欧老师伸出第三根手指,“要是想继续做临床,就得考国外的执业医师证,比如美国的USmLE,英国的pLAb,但难度极大,光英语就要托福100+、雅思7.5+,还要考医学专业知识,全是英文题,而且国外的住院医师培训比国内还累,乾栎说他有个同学考了USmLE,在美国规培,每周工作八十多个小时,熬了五年才拿到执照,现在在纽约的医院当医生,年薪几十万美金,但真的太苦了。”
她见云染染皱着眉,又说:“要是想做科研,就简单点,硕士或本科毕业后申请国外的phd(博士),比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的高校,只要有科研经历、发过论文,申请成功率就高。乾栎当年要是不转基础,本来能去哈佛做临床博士后,可他实在不想做临床,最后选了纽大的基础研究项目。”
“明睿英语一般,出国这条路怕是走不通。”云染染摇摇头,心里有点打退堂鼓。
“走不通欧美,还能看香港啊!第四条路,考香港的医生资格证,这条道现在好多医学生都在走,比出国容易,离内地近,以后要么在香港行医,要么回内地的外资医院、私立医院,都很吃香。”欧老师眼睛一亮,语气也轻快起来。
云染染赶紧坐直身子,把手机屏幕凑得更近:“香港?这个我听都没听过,具体怎么考啊?”
“香港的医生资格考试叫LmchK,全称是Licensing Examination of the medical council of hong Kong,只要是国内全日制医学院本科毕业,有学位证,就能报名,不管有没有考研,都能考。”欧老师说得很细,“考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医学考试,考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这些,全是选择题,一共120题,考两个小时,每年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