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探讨《知北游》(2 / 2)

加入书签

诺亚愣了一下,随即会意地笑了:“我大概是那个喋喋不休的‘知’或者‘黄帝’,试图用概念和逻辑去捕捉不可捕捉的东西。而你……”

“而我,”守白接口道,“也许是想做那个‘狂屈’?在话要说出口的瞬间,意识到语言的局限,于是选择用画来表达。”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画作上,“可是画真的能表达吗?也许无为谓的沉默才是最高的境界。”

“可是守白,”诺亚的声音变得温柔,“如果没有你的‘言’——无论是语言还是画笔——我又如何能窥见一丝‘道’的影子呢?也许我们都在这个辩证的过程中:我的言说和你的绘画,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虽然手指不是月亮本身。”

守白感到心中一暖:“就像你现在在哥大研究西方哲学,我在央美探索东方意境,我们看似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也许都是在以各自的方式‘损之又损’,剥落那些固有的成见,试图接近那个本质。”

“为道日损。”诺亚轻声重复着这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减损人为的造作,回归自然无为。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关系中,也许最重要的不是积累多少共同话题,而是能够减掉那些不必要的猜疑和矫饰,以最本真的状态相对。”

“就像此刻,”守白的声音几近耳语,“隔着整个太平洋,我却能感觉到你的存在,不需要任何言说。”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但这沉默不再是空无,而是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纽约的夜色和北京的午后,在这片刻的静默中仿佛融为一体。

场景四:故事的尾声——在日常中体道

“诺亚,”守白打破了沉默,语气轻松起来,“你说庄子的这个故事,对我们这些现代年轻人有什么意义呢?”

诺亚思考片刻:“我想,它提醒我们,在疯狂内卷、追求各种‘方法论’和‘干货’的时代,有时候需要停下来,承认‘不知道’的智慧。不是放弃思考,而是认识到思考和语言的边界。”

“就像我创作时,”守白接着说,“有时候刻意追求反而得不到,在放松的、近乎‘忘我’的状态下,灵感却自然流淌。这大概就是‘无思无虑始知道’的一种体现吧。”

“还有人际关系,”诺亚的声音带着笑意,“我们总想用言语解释一切、控制一切,但也许真正的理解和共鸣,发生在言语之外,在那个‘忘言’的瞬间。”

守白也笑了:“所以,下次我们再争论什么的时候,也许应该学学无为谓,保持沉默?”

“或者学狂屈,话到嘴边就忘记。”诺亚调侃道,“不过在那之前,请允许我这个‘黄帝’再说一句:谢谢你分享这个故事,它让我看到了东方智慧中独特的认知路径。”

通话结束时,守白看着眼前那幅《知北游》的画作,觉得它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远在纽约的诺亚,则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通过不断的否定达到更高的统一,庄子的道路是通过不断的‘减损’回归本真。一个在言说中超越言说,一个在沉默中抵达真实。而爱,也许是这两条道路的交汇点——它既需要语言的桥梁,又超越一切言语。”

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哈德逊河上的灯火,此刻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蜿蜒的玄水,静静地流向远方,带着所有不可言说的奥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