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金坊里的职业对话:一份藏在关心里的未来指南(1 / 2)

加入书签

清晨的阳光刚漫进“静心金坊”的玻璃窗,韩枚就跟着母亲桂姨走了进来。她手里拎着给何静带的贵州刺梨干,笑着说:“何静姐,我妈今天歇半天,非要陪我来学手艺。”

何静正低头打磨一块银片,闻言抬头笑了:“桂姨来了?快坐,我刚泡了茶。”话音刚落,店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浅灰色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印着外企LoGo的公文包,笑着喊:“静静,早上走得急,你要的设计图忘带了。”

“这是我老公刘知非,在旁边的外企做材料研发。”何静给桂姨和韩枚介绍,又对刘知非说,“这是桂姨,我小姑妈家的保姆,也是韩枚的妈妈;韩枚在贵州大学学生物,来跟我学金工。”

刘知非赶紧放下公文包,伸手跟桂姨握了握:“桂姨好,韩枚同学好。早听说静静收了个聪明的徒弟,今天总算见着了。”

桂姨有些拘谨地回握,看着刘知非得体的穿着、温和的谈吐,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枚枚以后毕业了,能不能也找份这样稳当、体面的工作?

何静拉着韩枚去工作台练锯切,桂姨则跟着刘知非坐在休息区,看着他手里的公文包,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问:“刘先生,您这工作……是做啥的呀?听着挺洋气的。”

刘知非笑着打开公文包,拿出几张印着透明材料的图纸:“我是做高分子材料的,简单说就是研究pmmA、pc这些材料——您平时见的亚克力板、手机壳,很多就是pmmA做的;pc更结实,能做汽车灯罩、婴儿奶瓶。”

他怕桂姨听不懂,特意举了个例子,“比如您家陆奶奶用的老花镜镜片,可能就是我们改良过的pmmA,透光好还不容易碎。”

桂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却飘向正在认真锯银片的女儿,声音放轻了些:“那您说……我家枚枚学生物的,毕业了能干啥呀?她现在在网上卖小玩意儿,我总怕她以后没个正经工作,你看您这工作多好,稳定又体面。”

这话刚好被转身拿工具的韩枚听到,她手里的锯弓顿了顿,脸颊微微发烫——她知道母亲一直操心她的未来,只是没想到母亲会当着外人的面说出来。何静赶紧打圆场:“桂姨,韩枚聪明着呢,学生物出路广,再说她现在开网店也很厉害,还做公益呢。”

刘知非却没觉得唐突,反而认真想了想,对桂姨说:“生物专业其实能做的挺多,比如去医药公司做实验员,或者像我这样,做材料研发——现在很多生物材料,比如伤口敷料、人工软骨,都是生物和材料结合的,韩枚学生物,要是再补点材料知识,说不定能做这个方向。”

他指着图纸上的pmmA材料,对走过来的韩枚说:“比如我们现在在研究,能不能用改性的pmmA做生物支架,帮伤口愈合——这就需要生物专业的人来测试材料对细胞的影响,你们学的细胞培养、生物化学,在这行都能用得上。”

韩枚眼睛一亮——她在学校做过细胞实验,没想到这些知识还能和刘知非的工作结合。“那……做这个需要学很多东西吗?”她忍不住问,手里还攥着没放下的锯条。

“入门不难,先从基础的材料性能测试学起。”刘知非拿起一块透明的pmmA样板,“比如测它的硬度、透光率,这些实验方法和你们学生物的实验逻辑差不多,都是控制变量、记录数据。你要是感兴趣,以后可以看看《高分子材料导论》,先了解基础概念。”

桂姨听得更认真了,凑过来问:“那这工作……累不累呀?工资咋样?”刘知非笑了:“研发岗不算太累,主要是坐办公室画图纸、做实验,偶尔去工厂解决问题;工资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上海做这个,一个月七八千是有的,干几年经验多了,能涨到一万多。”

这话让桂姨心里踏实多了,她看着女儿,眼神里满是期待:“枚枚,你听听,刘先生说的多好!你要是能做这个,妈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