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实验室:试管映雪声(3 / 4)

加入书签

97批号的液氮,“咱们做组对照,同一批基片,换他们的垫片和液氮,让数据说话,比光报结果更有说服力。”

张教授眼睛一眯,立刻懂了:“好小子,考虑得周全!赶紧测,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抄!”

陆研新刚把玻璃纤维垫片垫进夹具,腕间传来元宝的传音:“陆哥,极光计划的人已经去领液氮了,我让仓库的机器人‘慢’点搬,给你争取了十分钟时间!还有,他们的应力计算公式错了,把低温下的弹性模量算成常温值,结果得虚高15%,我刚在他们的草稿文件里标了红圈!”

他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将基片固定好,注入897批号的液氮,启动了对照测试。屏幕上的应力曲线刚跳出来,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往上飘,不到三分钟就越过了预警线,基片边缘的显微图像里,已经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果然不行!”张教授凑过来看得清楚,指着屏幕笑出声,“这数据一对比,谁是真突破,谁是瞎凑数,总指挥部一眼就能看明白!”

陆研新刚要说话,张教授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总指挥部的来电。他接起电话,刚说了句“测试成功”,语气突然顿了顿,随即把手机递给陆研新:“总指挥部让你接,说有个‘技术问题’要问你——好像是极光计划的人刚给他们发了‘突破报告’。”

陆研新接过手机,还没开口,听筒里传来总工程师的声音:“研新,极光计划说他们也突破了-60c,用的方案和你们相似,你说说,你们的核心优势在哪?”

他看了眼屏幕上悬殊的对比数据,又想起腕间元宝的提醒,语气沉稳:“总工程师,核心在两点——一是聚四氟乙烯垫片的应力缓冲,二是低硅氧化锆原料的纯度,极光计划用的玻璃纤维垫片和897批号液氮,根本扛不住-60c的持续载荷,我们刚做完对照实验,数据随时能传过去。”

听筒里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总工程师的笑声:“好!我就等你这句话!极光那边的报告刚发过来,我看数据就不对劲,果然是抄作业没抄全!你们把测试数据和对照实验结果发过来,专家组评审会直接定你们进实地测试!”

挂了电话,张教授拍着他的肩直笑:“好小子,关键时刻不慌!这下咱们珠峰计划算是稳了!”

陆研新刚要回应,腕间传来元宝得意的传音:“陆哥,我就说吧!他们抄作业都能抄错,还想抢咱们的名额?对了,双份深海鱼油别忘了,我还帮你揪出了‘数据小偷’,功上加功!”

他忍不住低笑出声,看向窗外——阳光正好,透过防辐射玻璃洒在实验台上,映着那片通过-60c考验的纳米陶瓷基片,泛着冷而亮的光。而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有那只总能在暗处扫清障碍的特工狗在,接下来的实地测试,就算面对珠峰北坡的冰天雪地,也一定能稳稳拿下。

雪线前的暗哨

实验室的庆祝声还没散,陆研新的腕表就震得急促——不是元宝的传音,是总指挥部发来的加密文件,标题栏“珠峰北坡实地测试预案”几个字透着沉甸甸的分量。他刚点开文件,张教授就拿着一叠物资清单走过来,眉头微蹙:“研新,实地测试点定在海拔5800米的前进营地,那边的低温舱设备上周报了故障,总指挥部让咱们带套备用的低温传感器,还有——”

“滴——”元宝的传音突然插进来,打断了张教授的话,电子音里没了往日的跳脱,多了点凝重:“陆哥,别忙物资!我查了前进营地的设备维护日志,上周的‘故障’是人为的!负责检修的工程师,三个月前刚从‘极光计划’借调过来,他给低温舱的传感器动了手脚,把温度校准值调偏了2c!”

陆研新指尖猛地顿在文件上,抬头看向张教授:“张教授,前进营地的低温舱检修记录,能调出来吗?”

张教授愣了下,随即点头:“我让助理发过来。”话音刚落,陆研新的平板就收到了文件,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