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柘城夜谈:如何遇见对的人(3 / 4)
映得他们眼里的笑意格外真切。
“其实从大众角度看,现在的婚恋观早就变了。”周一军放下酒杯,认真地说,“以前大家觉得‘结婚是必选项’,现在觉得‘幸福才是必选项’;以前觉得‘年龄到了就该结婚’,现在觉得‘遇到对的人才能结婚’。这不是‘挑剔’,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他顿了顿,看向林莉莉:“就像我和莉莉,要是当初我因为家里催婚,随便找个‘条件合适’的,现在可能还在为‘她不理解我做品控的严’而吵架;莉莉要是因为年龄焦虑,嫁了个不让她做销售的,现在可能早就没了眼里的光。”
周深点点头:“是啊!现在网上总说‘婚恋难’,其实不是难在遇不到人,是难在不敢坚持自己。你看静静姐,34岁还在坚持找‘懂她打金’的人,最后不也找到了?我们身边那些过得幸福的,不管是25岁结婚还是35岁结婚,共同点都是‘没将就’——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敢等、敢选。”
林莉莉笑着说:“我妈现在跟小区里的阿姨聊天,都说‘我女儿找了个懂她的,比什么都强’。其实长辈们也在变,他们催婚,说到底是怕我们孤单、怕我们受委屈。只要我们过得开心、过得踏实,他们最后都会理解的。”
童欣拿起一块橘子,递到周深嘴边:“而且啊,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拯救另一个人’,是两个人一起‘披荆斩棘’。就像静静姐和刘知非,她帮他把冰冷的金属变得有温度,他帮她把手上的手艺变得更专业,这才是最好的样子。”
晚饭快结束时,周一军拿出手机,给何静发了条消息:“静静,今天跟莉莉、周深他们吃饭,聊到你的经历,大家都很受启发。其实好的婚恋观,从来不是‘到点结婚’,是‘懂彼此、共成长’——谢谢你用自己的幸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例子。”
没一会儿,何静回复了:“周哥,谢谢你和朋友们的认可。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幸运地遇到了愿意懂自己的人。希望更多人能明白,单着不可怕,将就才可怕;晚一点没关系,选对了才最重要。祝你们两对都能一直幸福!”
周一军把消息给大家看,林莉莉和童欣笑着凑过来,周深拿起手机,拍了张四人碰杯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光棍节前夜,和最懂的人聊最真的话——婚恋不是限时任务,幸福才是终极答案。愿我们都能不慌不将就,找到那个能陪你聊柴米油盐、也能陪你谈诗和远方的人。”
走出饭馆时,夜色已经浓了。柘城的街上很安静,周一军牵着林莉莉,周深搂着童欣,两对身影在街灯下慢慢走着。林莉莉靠在周一军肩上,轻声说:“周哥,以后我们也要像静静姐和刘知非一样,一起做喜欢的事,一起过踏实的日子。”周一军握紧她的手:“会的,不仅要一起过,还要过得比他们更幸福。”
周深则在跟童欣商量:“下次双11,咱们别囤没用的,就买个情侣手链,我刻上你的名字,你刻上我的,好不好?”童欣笑着点头:“好啊,还要用一力轻选的裸钻,周哥说了,报静静姐的名字能打8折呢!”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秋天的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暖。周一军看着身边两对年轻的身影,忽然觉得,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早就跳出了“年龄焦虑”“条件匹配”的框框,他们更在意“精神共鸣”“双向奔赴”,更懂得“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就像何静34岁遇良缘,就像林莉莉28岁找到懂她的人,就像周深32岁遇到能陪他拼事业的童欣——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婚恋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最佳年龄”,只有“对的人”和“对的生活”。光棍节不是“剩男剩女”的标签日,是“自我审视”的清醒日;双11不是“盲目抢购”的狂欢节,是“理性选择”的参照系。
只要你敢坚持自己,敢等那个懂你的人,敢在孤单时把自己活成太阳,就一定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