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沪柘联手新材料研发(2 / 3)

加入书签

我这边远程帮你改下代码,你重启App试试。”

半小时后,测试者再次想象“争执”,脑电波刚超阈值,阿修罗钻立刻亮红光并播放《止戈曲》,反应时间压到了0.2秒。周一军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陆博,您这远程改代码的本事,比当年在工作室还厉害!”

陆研新笑了,眼里带着无奈:“也就晚上这点时间能帮你折腾,白天实验室的项目催得紧。对了,三恶道钻的善念感应,你试试在钻石表面镀层氧化铟锡膜,能增强对动物生物波的捕捉,我把镀膜参数发你邮箱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靠着“远程指导+实地测试”的模式,逐一攻克难题——

- 陆研新远程优化天道钻的月相感应算法,让误差从0.005%降至0.002%;

- 周一军按陆研新给的参数,在畜生道钻表面镀膜,吸引流浪动物的范围从5米扩到10米;

- 陆研新周末抽时间做“氮化硼包覆成本测算”,帮周一军把量产成本降低15%;

- 周一军则每天拍六道钻的实地测试视频,让陆研新远程调整技术细节。

上海实验室的深夜、柘城研发车间的凌晨,两地的灯光隔空呼应,像两颗为“共生”而亮的星。

三、遥定标准:沪柘共绘蓝图,锚定共生方向

一个月后,周一军带着整理好的《六道共生钻技术方案》,远程连线陆研新,两人逐页敲定细节——

“陆博,您看这‘全生命周期品控标准’,培育环节加入您说的‘氮化硼包覆检测’,售后环节增加‘远程校准’功能,用户不用寄回钻,您在上海就能远程调参数。”周一军指着方案里的品控流程图。

陆研新点头,在屏幕上标注:“远程校准要加‘数据加密’,毕竟涉及用户生物波。另外,我加了‘生态数据联动’的附录,你在柘城布设环境传感器,让六道钻能映出空气质量,我在上海帮你开发数据可视化模块。”

两人越聊越投入,从材料选型到用户体验,从技术参数到理念传递,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老周,虽然我不能长驻,但这‘六道共生钻’的技术方向,咱们得把牢。”陆研新揉了揉眼睛,语气郑重,“当年你复制一诺工作室,我没能全程帮你;现在这项目,我虽忙,但技术上的事,随叫随到。”

周一军心里一暖,想起当年他刚接手一诺工作室,技术不过关,是陆研新周末从上海赶过来,帮他重建检测标准;现在他搞六道共生钻,陆研新又挤出业余时间,远程帮他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陆博,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以后技术上的事,我多跑实地,您在上海帮我把好技术关,咱们沪柘遥相呼应,一样能把事做成。”

陆研新笑着点头,举起手里的氮化硼样品:“等我这边项目告一段落,去柘城待两天,咱们一起看看玄黄馆的共生阵,看看你这六道钻到底有多‘活’。”

四、遥赴未来:沪柘携手,让共生落地生根

接下来的日子,周一军和陆研新的“遥研模式”愈发顺畅——

- 陆研新在上海优化NV中心长效技术,远程发给周一军新的培育参数;

- 周一军在柘城试种新的六道钻,每天同步测试数据给陆研新;

- 守白设计“社区共生款”六道钻,陆研新远程帮她优化App的技术接口;

- 晗晗开发“音乐共生模式”,陆研新帮她解决钻石与旋律同步的延迟问题。

玄黄馆周边的环境,悄悄发生着变化——居民看着天道钻的金芒随植被茂盛而变亮,主动在路边栽树;看着饿鬼道钻的橙光随善举增多而变暖,自发组织“社区互助队”。周一军把这些变化拍下来,发给陆研新:“陆博,您看,您的技术不仅解决了续航,还真的带动了‘共生’。”

陆研新在视频里笑着说:“这就是技术的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