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慢航、死磕与发芽的种子(2 / 3)

加入书签

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渣里,提取那零点零几克的镭。】元宝的意识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与重量,【多少年?日复一日,守着那口大锅,搅拌、提炼、分离……失败,再失败。别人看来是徒劳,是偏执。但她知道,那微小的概率背后,是全新的世界。】

陆研新的眼神波动了一下。居里夫人的故事他自然熟知,但此刻由元宝以这种“亲历者”般的口吻道出,带给他的震撼截然不同。那不是教科书上的励志榜样,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科研本质的残酷诠释。

【0.01%的机会,她坚持了好几年。】元宝的意识聚焦回来,落在陆研新身上,【你现在的条件,比她当年好了何止万倍。你面对的,不过是一组不听话的数据,一些不稳定的分子。这就想放弃了?】

【我没有放弃!】陆研新下意识地在心中反驳,带着一丝被激将的恼火,但更多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

【那就对了。】元宝低下头,继续吃它的午餐,意识流变得平淡却充满力量,【走居里夫人的路。把实验室当花园,耐心点,把那些不听话的“材料”当成需要精心伺候的花草。阳光、水分、土壤……一点点试,总能找到让它们开出最完美花朵的条件。急什么?】

把实验室当花园……种出最完美的科技材料……

陆研新咀嚼着这句话,又看了看那碗已经有些凉掉的泡面,忽然觉得胃里空落落的。他重新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是啊,急什么?最顶尖的成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的,正是居里夫人那种近乎愚蠢的、对着渺茫概率死磕到底的坚持。

失败是过程的必然组成部分,而非结果的宣判。他,陆研新,就是要走这条看似最笨,却也最坚实的路。

……

国内,奶奶的小院里飘荡着粽叶的清香。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和周姨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摆着泡好的糯米、红枣、红豆以及碧绿宽大的粽叶。奶奶手法娴熟,手指翻飞间,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初具雏形。周姨在一旁学着,虽然动作慢些,但也包得像模像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气氛温馨融洽。

“周姨,小军最近忙吧?好些天没见他了。”奶奶一边系着棉线,一边问道。

“可不是嘛,妈。”周姨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工作室那边好像接了个大明星的什么联名款,他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说是在搞什么‘饥饿营销’,我也不懂。刚还打电话来说,端午节一定回来,陪您老人家好好吃顿饭。”

奶奶欣慰地点点头:“孩子有出息是好事。一诺把工作室交给他,是信得过他。”她顿了顿,眼神有些飘远,“也不知道一诺和研新在那边……过节吃不上粽子咯。”

正说着,里屋传来一阵略显生涩,却异常认真的二胡声。是晗晗。她最近迷上了奶奶的二胡,一有空就缠着奶奶教她。此刻,她正努力拉着最简单的《小星星》,音符虽然还有些滞涩,但节奏和音准已然有了几分模样。

琴声悠悠,穿过院落。

晗晗拉着琴,心里却飞向了更远的地方。前几天,学校组织了一场海外名校线上宣讲会,哥大音乐学院的一位华裔教授的分享,深深打动了她。教授谈到音乐如何跨越国界,如何用东方的韵律与西方的技法碰撞出新的火花。

那一刻,晗晗心中那颗被奶奶播下的、关于音乐的种子,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劲的生机,开始疯狂地抽枝发芽。她想要去那个更广阔的舞台,想要系统地学习音乐,想要像那位教授一样,用旋律讲述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她停下拉琴的手,看向窗外院子里忙碌的奶奶和周姨,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二胡,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一个清晰的目标,在她年仅十几岁的心中确立——去美国,读大学,学音乐。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向着心中的目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