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盐和糖(3 / 4)
过了炭炉的烟火气。
“差不多了。”
他把陶锅从火上挪开,让糖汁慢慢冷却。
等温度降下来,他用刀把凝结的糖块切成小块,每一块都晶莹剔透,像琥珀雕琢的一般,放进嘴里一嚼,清甜醇厚,没有半点杂味。
“成了!”
朱允熥捧着糖块,笑得像个孩子。
这几日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可看着罐里的精盐和糖块,心里的欢喜盖过了所有疲惫。
他挑了最白净的精盐,装在一个青瓷小罐里;又选了几块最透亮的糖,用绵纸包好,一并放进食盒。
小刘子见了,忙问:“殿下,这是要送去给陛下?”
朱允熥用手指敲了敲食盒,嘿嘿一笑,露出点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的模样:“盐送过去,糖得留着。”
小刘子眨巴着眼,没明白。
“你傻呀。”
朱允熥用胳膊肘怼了他一下,声音压得低,却透着股机灵劲儿,“盐是国之大事,送进宫里,皇爷爷见了准高兴,说不定还会夸我懂事,为百姓着想。
这可是能让朝廷撑腰的事,稳赚不赔。”
他掂了掂手里的绵纸包,糖块隔着纸都能透出点甜香:“可这糖不一样。
宫里的贵人吃惯了粗糖,猛地见着这么透亮的,保准稀罕。
等精盐的事定了,我就把这糖送到坤宁宫,给奶奶尝尝。
奶奶一喜欢,御膳房、各宫里头还不得抢着要?到时候啊……”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眼睛亮晶晶的,活像只瞅见了甜枣的小狐狸:“咱们就开个小糖坊,专门做这个。
价钱嘛,定得比粗糖贵些,毕竟物以稀为贵。
你想想,这糖又甜又好看,宫里用了,那些官宦人家能不跟着学?到时候银子不就滚滚来了?”
小刘子这才反应过来,拍着大腿道:“殿下您可真行!
这糖送进宫是人情,卖出去是银子,两头都占着!”
“那是自然。”
朱允熥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把绵纸包小心翼翼地收进柜子里,还上了把小锁,“盐是用来铺路的,糖才是用来赚钱的。
先把路铺稳了,钱才能赚得踏实。
走,送盐去!”
乾清宫的门槛还没迈进去,朱允熥那声带着点雀跃的“皇爷爷”
就先飘了进去,惊得檐下的铜铃叮铃铃响。
朱元璋正对着奏折上的盐税账目皱眉,听见这声喊,头也没抬,手里的朱笔在纸上顿了顿:“小兔崽子,又闯什么祸了?”
“孙儿给您送好东西来啦!”
朱允熥提着食盒,几步蹦到案前,献宝似的把青瓷小罐捧起来,“您瞧瞧这个!”
朱元璋抬眼瞥了瞥,见是个寻常的罐子,哼了声:“又是你那些织布的线头、盖楼的木头渣子?”
“哪能呢!”
朱允熥拧开罐盖,一股清冽的气息飘出来,罐里的精盐白得晃眼,在阳光下像堆碎雪,“皇爷爷您看,这是孙儿弄出来的盐!”
朱元璋的目光终于定在罐子里,眉头挑了挑:“这是……盐?”
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宫里特供的细盐,却没见过这么白净的,连半点杂色都没有。
“是啊!”
朱允熥拿起小银勺,舀了半勺递过去,“您尝尝,一点沙子都没有,还不涩口!”
朱元璋迟疑着用指尖沾了点,放进嘴里抿了抿,眼神猛地亮了——果然清清爽爽,带着点微淡的回甘,比他吃过的任何盐都顺溜。
他放下朱笔,拿起罐子仔细看,又倒了点在手心搓了搓,颗粒匀得像过了筛子。
“你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他语气里带着些惊讶,更多的却是探究。
“就是用寻常粗盐,加水化开,再用纱布滤掉脏东西,慢慢熬干就成。”
朱允熥说得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