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要铸币权(1 / 2)

加入书签

老朱捏着那小块金子,指腹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忽然抬眼看向朱允熥,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既然真能炼出金子,那法子得交出来。

工部、户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让他们照着你的法子炼,往后国库的金子就不用愁了。”

朱允熥一听,小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往后缩了缩,小手背在身后,像是护住什么宝贝:“皇爷爷,法子能给,但孙儿有条件。”

“哦?你个五岁娃娃还敢跟爷爷提条件?”

老朱被逗笑了,故意沉下脸,“说吧,想要什么?糖人还是玩具?”

“都不要。”

朱允熥仰着小脸,眼神却异常认真,奶声奶气的声音里透着股执拗,“孙儿要造新钱,用这金子和炼出来的纯铜,造一种新的铜钱,先在应天府试试水。”

老朱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起来,盯着他看了半晌:“你想管铸币权?知道这是什么分量吗?”

铸币权是国之重器,自秦朝以来,哪朝哪代不是牢牢攥在朝廷手里?别说一个五岁的皇孙,就是藩王重臣,也不敢轻易碰这个。

朱允熥却不怕,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孙儿知道!

但现在的铜钱太乱了,有的掺铅,有的掺铁,百姓拿着十个钱,倒有三个是假的。

用孙儿炼的纯铜,造出来的钱又亮又沉,谁也仿造不了!”

老朱听着朱允熥的话,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出“笃笃”

的轻响。

这孩子说的,何尝不是他心里的疙瘩?

朱允熥嘴里“又亮又沉”

的新钱,他不是没想过。

可洪武通宝铸了这么些年,哪回不是咬着牙掺铁?七成铜三成铁,听着寒碜,却是眼下能找到的最好法子——天下刚定,战乱把铜矿挖空了大半,各地的铜矿要运到应天,路上损耗就去了三成,再算上匠人的工钱、炭火的开销,真要是用纯铜铸钱,铸一个赔一个,国库早就空了。

更别提那些前元的旧钱,堆在库房里跟山似的。

不熔了重铸,留着让百姓拿着当废纸?熔了吧,里面本就掺着铅锡,重铸时不加点铁镇着,铸出来的钱软得能捏变形,风一吹就锈,百姓更不爱用。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那张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这孩子怕是还不知道,他说的“谁也仿造不了”

,背后是多少无奈。

“你当爷爷不想用纯铜?”

老朱的声音沉了些,带着几分疲惫,“去库房看看,前元的旧钱堆成了山,不掺铁,这钱怎么铸?总不能让匠人们喝西北风去?”

老朱允熥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旧钱不好用,却不知道这背后的难处。

老朱看着朱允熥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旧钱不好用,却不知道这背后的难处。

老朱无奈设宝钞提举司,是想学宋元的法子,让纸币流通起来,既省铜,为了填补亏空,拼命印钞。

一旁的朱标见朱允熥似懂非懂,便拉着他走到老朱身边,温声道:“熥儿,你皇爷爷铸钱,从来不是只看钱上的字儿。

你看这铜钱,为何要掺铁?不是皇爷爷小气,是天下刚定,铜矿少得可怜。

咱们打了十几年仗,矿坑多半废了,工匠也散了,要炼出纯铜,得花多少人力物力?”

朱标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继续道:“元末战乱,天下铜矿十毁其九,江南的矿场要养活工匠,要运到应天,路上还要防匪患,每一厘铜都来得不易。

你皇爷爷登基时,国库比脸还干净,别说铸新钱,就连给戍边的将士粮都要精打细算。”

老朱听着朱标说的话,手指在龙椅扶手上磨了磨,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久经风霜的沙哑:“你爹说的,只是其一。”

他看向朱允熥,眼神沉沉的,像藏着千军万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