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年夜饭(2 / 3)
鲥鱼带着鱼鳞,油亮的烤鸭冒着热气,连那道冰糖肘子都颤巍巍的,裹着琥珀色的糖汁。
朱允熥扒拉着碗里的山珍海味,眼角余光瞥见大哥朱雄英正被几位王爷围着,手里捧着一卷红绸包裹的轴子,那是蜀王朱椿刚送的祝寿诗,字里行间全是“英资天纵”
“储2之选”
的话。
朱雄英红着脸推辞,却被朱元璋一嗓子打断:“拿着!
你是咱的长孙,这点体面还当不起?”
朱标坐在父亲下,正接过代王朱桂递来的玉如意,那玉料通透,绿得像春日的湖水。
“大哥,这是臣在大同寻来的暖玉,据说能安神,您日日批奏折费神,正好用得上。”
朱桂嗓门洪亮,震得朱允熥耳朵嗡嗡响。
朱标笑着谢了,转手就递给身后的太监:“收着吧,回头给父皇泡酒。”
朱元璋“哼”
了一声,嘴角却翘得老高:“就你会做人。”
朱允熥往嘴里塞了块芙蓉鱼肉时,忽听“哐当”
一声,原来是周王朱橚碰倒了酒杯,酒液溅在朱雄英的锦袍上。
朱橚吓得脸都白了,忙掏出帕子去擦:“哎呀,臣该死!”
朱雄英却笑着按住他的手:“五叔不妨事,一件衣裳罢了。”
说着起身转了个圈,“您看,这料子经脏,擦了就没痕迹。”
朱元璋在旁看得点头:“咱雄英就是稳重,比你爹小时候强多了。”
朱标在一旁无奈地笑——又拿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说事。
殿外忽然传来丝竹声,是教坊司的人来了,吹拉弹唱闹得更欢。
鲁王朱檀捧着个紫檀木盒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是颗鸽蛋大的东珠,在烛火下亮得晃眼。
“长孙殿下,这是臣在兖州海边寻来的,据说夜里能光,给您当镇纸正好。”
朱雄英刚要推辞,朱元璋却道:“让你收就收着,将来给你儿子当念想。”
满殿又是一阵哄笑,朱雄英的脸比那东珠还红。
朱雄英虽才九岁,却已学着大人模样拱手,奶声里带着认真:“谢十叔厚赠。
此珠璀璨,侄儿愧受了。
十叔有心,雄英记着了。
往后定当勤勉,不负十叔期许。”
说着还微微躬身,虽动作稚嫩,那份客套里倒透着几分规矩,惹得周围人都笑起来。
朱雄英仰起脸,大眼睛亮晶晶的继续道:“十叔若得闲,常来东宫坐坐,雄英给您剥新采的莲子。”
那模样又乖又有礼,让满殿气氛更添了几分暖意。
朱檀被他这小大人模样逗得朗声笑起来,伸手揉了揉朱雄英的头顶,语气温厚:“好,好!
十叔记下了。
待长孙课业不忙时,叔定去东宫瞧你。
俩人笑声还没落,就见晋王朱棡从怀里掏出个沉甸甸的锦囊,“哗啦”
一声倒在桌上,竟是堆成小山似的狼牙!
个个磨得光滑,还串着红绳,在烛火下闪着幽光。
“大侄子,你看这个!”
朱棡门像敲锣,指着狼牙得意道,“这是咱在漠北亲手敲下来的,狼王的牙!
挂在箭囊上,保准百百中!”
朱雄英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圆溜溜的,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那枚狼牙,仿佛它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
然而,仅仅是轻轻一碰,他便像触电般迅缩回了手,然后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说道:“谢三叔厚爱!
只是这狼牙太过贵重,雄英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朱棡见状,连忙摆手道:“哎,侄儿,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说着,他毫不迟疑地将那枚狼牙直接塞进了朱雄英的怀中,“你爹当年学习射箭的时候,可都没有这么好的东西呢!
这狼牙可是我特意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