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外出巡游(1 / 2)
朱允熥这边开启了火药研的忙碌日子。
他天天往工部跑,小短腿迈得飞快,一会儿瞅瞅这个炼丹术士调配原料,一会儿又盯着那个查看器具。
他奶声奶气地不断催促着:“你们快点呀,本皇孙等着看厉害的火药呢!”
那模样,十足像个小监工,把一群炼丹术士折腾得丝毫不敢懈怠。
而在遥远的北平,朱棣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道衍和尚每日都在他耳边念叨,那“白帽子”
之说如同魔音贯耳。
昨日,道衍和尚又来到朱棣书房,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说道:“王爷,您看这天下大势,当今圣上……这皇位迟早易主。
您乃皇帝嫡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若加上那顶‘白帽子’,这‘王’字上头加个‘白’,便是‘皇’啊!
此乃天命所归,王爷切莫再犹豫!”
朱棣皱着眉头,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烦闷不已。
他呵斥道:“道衍,休要再提此事!
父皇待我不薄,我怎可心生此等大逆不道之念?”
道衍和尚却并不气馁,继续说道:“王爷,非是贫僧蛊惑您。
您看……您若不早做打算,恐被他人先下手为强。
且这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王爷若登大宝,定能开创一番盛世,此乃苍生之福啊!”
朱棣心中一阵纠结,一方面是对皇位的隐隐渴望,毕竟自己一身本事,又怎会甘心屈居人下;另一方面,却是对父皇朱元璋的敬畏以及对忠义的坚守。
这边朱棣在矛盾中挣扎,那边朱允熥全身心投入到火药研中,对北平生的这一切浑然不知。
他一心想着,等火药研制成功,定能让大明的军事实力大增,让那些外敌不敢再觊觎大明的疆土。
东宫之中,朱标正在悉心教导朱雄英。
朱标一脸温和,眼中满是期许,他拉着朱雄英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雄英啊,你身为皇长孙,日后这大明的江山或许便要交到你手中,你可得好好历练。”
朱雄英乖巧地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父亲,孩儿明白,定会努力。”
朱标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继续说道:“如今允熥那孩子,一心扑在火药研制上,这是好事,可见他心系大明安危。
你呀,也要有这般胸怀天下的志向。
但为君者,不仅要有保家卫国的谋略,更要懂得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雄英抬起头,目光清澈:“父亲,孩儿该如何做呢?”
朱标神色严肃起来,说道:“先,要勤读史书,以史为鉴,知晓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其次,要关心民生疾苦,多去民间走走看看,了解百姓的需求。
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咱们大明的根基才能稳固。
再者,用人之道也极为重要,要学会分辨忠奸善恶,选拔贤能之士为朝廷效力。”
朱雄英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
朱标看着儿子,又说道:“你与允熥虽各有不同,但都是我大明的希望。
你们兄弟之间,要相互扶持,切莫生出嫌隙。
将来无论谁担起这江山社稷的重任,都要记得,这天下是咱们朱家的,更是天下百姓的。”
朱标看着朱雄英一脸认真的模样,心中颇为欣慰,接着说道:“为父近日打算出巡,去看看各地民生。
此次出巡,你便跟着一同去吧。”
朱雄英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真的吗?父亲,孩儿定不会给您添麻烦!”
朱标笑着点点头,说道:“这出巡可不是游山玩水,一路上你可得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民间的真实状况。
每到一处,看看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问他们对当地官员的看法,了解赋税、水利、农桑等各方面的情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