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琉璃厂(2 / 3)

加入书签

点,冰糖葫芦,驴打滚,卤炸豆腐,臭豆腐。

荤腥的小吃,牛杂,羊杂,驴肝,猪下水,骆驼肉,各种油炸丸子。

和尚站在一个牛杂摊子前,拿着一个小陶碗,用竹签插着碗里的牛杂。

黑不溜秋的牛杂,牛肉味很足。

和尚吃着牛杂,看着来往的行人,前面主街道,就是琉璃厂。

一些大收藏家,敲边鼓的二道贩子,文物商人,全聚集在这一块,进行古董买卖。

来这里的人,基本上分三种。

一类是古董商人,一类是文人墨客,一类是卖家。

吃完牛杂的和尚,看着锅里半米长的牛鞭,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剪半根牛屌~”

卖牛杂的小商贩,拿着剪刀竹镊子,笑着边说边干活。

“年轻人是该多补补,这玩意吃半根,晚上有你媳妇受的了~”

半根牛鞭,愣是装满五个小陶碗。

商贩一边剪,和尚一边吃。

有点口渴的和尚,从洋车坐垫下,提出一沓法币给老板。

老板娘,接过一提法币,检查一番后,拿着一杆秤,开始秤钱。

这年头,法币越来越不值钱。

几万法币,只够吃一碗打卤面。

付过钱的和尚,端着碗,走到旁边大碗茶摊子里。

他坐在棚子下,冲着剪牛杂的老板喊道。

“弄好了,送过来~”

半个小时过后,吃饱喝足的和尚,拉着洋车往琉璃厂走去。

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与演变,琉璃厂形成了一条以图书为主业,同时兼营古玩、字画、金石碑帖、文具、印章等众多文化产品的特色街区。

现在的琉璃厂,也是古董买卖聚集地。

各种古董行内人,天一亮就会带着自己要出售的古董,聚集在琉璃厂街道内摆摊。

和尚拉着洋车,小心翼翼走在街道里。

要是碰碎摊子上的东西,那乐子可就大了。

青石板路边,全是卖古董文玩的地摊。

留给行人走路的宽度不足两米。

和尚把洋车停在一家,卖字帖文房四宝的店铺外墙边。

他坐在脚踏上,打量来往行人,跟蹲在摊子边准备买东西的主。

他停洋车的地方,上面三米处,就有一个杂货摊。

摊子上啥都有,花瓶,书籍,文房四宝,玉石雕刻摆件。

和尚蹲在摊子边,看着正在跟摊主拉手的买家。

拉手谈价格,是指商人在交易时,通过隐藏手势议价的方式,确定商品价格。

买方或卖方将手伸入袖中,通过特定手势比划价格。

这种方式被称为“拉手比价”

或“袖内拉手”

常见于古玩交易,或牲畜买卖等大额交易场景。

和尚蹲在摊子边,打量地上各种物件。

他随手捡起一个蚊帐挂钩,在手里把玩。

做成一单交易的摊主,笑着走到和尚边身边。

“你一个拉车的,还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和尚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模样,把东西放回原位。

“我除了对钱感兴趣,剩下的就是逛窑子。”

摊主听闻此话一愣,他笑了笑坐到小马扎上。

“你小子还挺会逗闷子。”

和尚看着刚才的蚊帐挂钩,不解的问道。

“赶明,我也来这摆摊,蚊帐挂钩都能卖。”

摊子冷哼一声。

“你懂个屁~”

“这是南唐公侯用的松鹤延年青铜挂钩。”

和尚再次把那个雕刻,两只松鹤图案的蚊帐钩拿在手里。

“这能值多少钱?”

摊主是个六旬老大爷,他也许无聊,开始讲解这件挂钩的来历。

“挂钩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