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墨砚居(2 / 3)
台确实是康熙年间的珍品,” 盛嘉骏指着砚池边缘的一处角落,“不过这里有处修复痕迹,应该是早年保存时不小心磕碰的,修复工艺很精细,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陈老板和秦弘轩都惊讶地凑过去,陈老板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果然在云龙纹的龙爪旁看到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盛先生这眼力,真是绝了!” 陈老板赞叹道,“这方砚台我收来的时候,特意请专家看过,都没发现这处修复痕迹,您真是行家。”
秦弘轩笑着说:“陈叔,您可别小看嘉骏,他不仅书法厉害,鉴别古玩的本事更是一流,昨天在潘家园,一眼就看出了仿品的猫腻。”
肖文轩拿起一方圆形歙砚,砚面雕刻着山水图,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细节刻画得极为精致。“盛先生,您看这方砚台怎么样?我觉得雕工特别好看。”
盛嘉骏接过砚台,入手温润,对着光看,砚面的眉纹清晰可见。【歙砚,宋代,龙尾山眉子坑材质,石品为金星眉纹,雕工符合宋代 “玉山堂” 风格,砚底有 “米芾藏砚” 字样,为米芾真迹,市场估值约 120 万元。】
“这方砚台可不一般,” 盛嘉骏把砚台翻过来,指着砚底的字迹,“这‘米芾藏砚’四个字是米芾的真迹,你看这笔画的飞白,还有字体的结构,都符合米芾‘刷字’的风格。而且这雕工,山水图里的亭台采用了‘透雕’技法,是宋代‘玉山堂’的独门工艺,后人很难模仿。”
陈老板激动地拿起砚台,双手微微颤抖:“没想到我这小铺子里,还藏着这么一件宝贝!盛先生,您真是我的贵人啊!”
秦弘轩从紫檀木盒里取出老墨,递给陈老板:“陈叔,用这方歙砚试试发墨效果,让我们开开眼。”
陈老板接过老墨,在歙砚上轻轻研磨。墨锭与砚台接触,发出沙沙的轻响,墨汁很快就变得细腻均匀,散发出淡淡的松烟香。“好砚!好墨!” 陈老板赞叹道,“这砚台发墨快,墨汁细腻,写起字来肯定流畅。”
几人继续赏砚,盛嘉骏每拿起一方砚台,都能准确说出它的年代、材质、雕工和市场估值。当他拿起一方碧绿色的洮河砚时,眼睛微微一亮:【洮河砚,明代,喇嘛崖老坑材质,石品为鸭头绿,质地细腻,发墨快而不损毫,砚底有 “文徵明藏” 印章,市场估值约 45 万元。】
“这方洮河砚是明代的珍品,” 盛嘉骏指着砚底的印章,“这是文徵明的印章,您看这印泥的颜色,还有印章的字体,都符合文徵明的风格。而且这石质,是喇嘛崖老坑的鸭头绿,在洮河砚里属于上品,特别适合写行书。”
陈老板看着盛嘉骏,越看越欣赏:“盛先生,您要是不嫌弃,这方洮河砚就送给您了。您帮我鉴别了这么多宝贝,还让我知道了这方砚台的来历,这就算我的一点心意。”
盛嘉骏连忙推辞:“陈老板,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您一定要收下!” 陈老板坚持道,“这方砚台跟着我几十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主人。您书法造诣高,又懂砚台,它在您手里才能发挥价值。再说了,您马上要参加决赛,有这方好砚台助力,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李建峰和秦弘轩也在一旁劝道:“嘉骏,陈老板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这方砚台确实适合你。”
盛嘉骏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锦盒。他打开锦盒,洮河砚的碧绿色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让人爱不释手。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老板留几人吃饭,被盛嘉骏婉拒了。“陈老板,谢谢您的好意,我们还有事,就不打扰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您。”
走出 “墨砚居”,琉璃厂的街上已经亮起了红灯笼,灯光映在青石板路上,泛着淡淡的光晕。肖文轩捧着今天买的一方小澄泥砚,兴奋地说:“今天真是太值了!不仅见到了这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