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殿对质掀黑幕,储纲暗定镇朝局(3 / 4)

加入书签

:“皇上,臣奉命追查赵承业贪腐案,在扬州暗访多日,终于查到赵承业私设盐场、贩卖私盐的证据,并在其隐秘住处找到了这本账本。赵承业得知后,派大批爪牙追杀臣,臣一路奔逃,最终被困于闽安镇废弃盐场。他们对臣严刑拷打,烙铁烫身,皮鞭加身,逼臣交出账本,臣宁死不从,只求保住罪证,揭发奸佞!幸得沈大人及时救援,才得以保全性命与账本。这本账本上的每一笔记录,都是真实可信的,臣愿以性命担保,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凌迟之刑!”

他说着,解开衣襟,露出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有的是烙铁烫伤的焦黑印记,有的是皮鞭抽打的狰狞伤痕,在晨光下触目惊心。文武百官见状,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周显的目光充满了鄙夷与愤怒。

“皇上,臣还有证人!”沈修再次开口,语气铿锵,“臣在闽安镇活捉了三名西域援兵,他们已供认,是受叛党残余势力指使,协助赵承业灭口毁证。此外,臣还在周显派往扬州的伪证证人身上,搜出了他与赵承业的密信,信中明确提及‘三更纵火,务必灭口’之事,字迹与周大人的亲笔书信一模一样,臣已将密信带来,恳请皇上过目!”

他示意随从呈上密信,太监接过,呈给皇上。皇上展开密信,目光扫过上面潦草却狠厉的字迹,又对比了案头周显以往的奏折笔迹,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猛地将密信拍在龙案上,怒声道:“周显!你还有何话可说?”

周显浑身瘫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浸透了官袍,声音颤抖如筛糠:“皇上,臣冤枉!臣没有勾结赵承业,更没有挪用赈灾款,这一切都是沈修的阴谋,是他陷害臣啊!皇上,求您明察!”

“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大皇子上前一步,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父皇,儿臣已让人查证,周显当年确实曾调阅过赈灾款的原始账本,且拖延多日未还。此外,林谨在翰林院查到,周显当年负责的赈灾款账目存在多处破绽,有一笔五千两的支出,并无任何凭证,显然是伪造的!儿臣已将相关账目带来,请父皇过目!”

皇后娘娘也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分量:“皇上,沈修为官清廉,公正严明,多年来屡立战功,深得百姓爱戴,绝非谋反之人。周显向来与三皇子交往甚密,三皇子被禁足后,他便一直试图攀附其他势力,此次构陷沈修,恐怕不仅是为了报复,更是为了铲除异己,为自己谋取出路,甚至可能与叛党残余有所勾结,妄图扰乱朝纲。如今臣妾身怀六甲,大皇子正值立储关键之际,朝局稳定至关重要,还请皇上严惩奸佞,以安民心,以定储纲。”

皇后的话句句切中要害,既点明了周显的用心,又暗合了皇上对储位的考量。皇上脸色铁青,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周显,又看向站在殿中的沈修,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决断。

“来人!”皇上高声下令,“将周显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即刻下令,捉拿赵承业及其党羽,查抄其家产,凡牵涉其中者,一律严惩不贷!”

“是!”殿外侍卫应声而入,上前架起瘫软的周显。周显挣扎着,声嘶力竭地喊着“冤枉”,却被侍卫拖拽着,狼狈地拖出了太和殿,声音渐渐远去。

皇上的目光落在沈修身上,语气缓和了些:“沈修,你虽擅调府兵,有越权之嫌,但此次救援有功,追回账本,揭露奸佞,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即日起,恢复你的御史之职,继续追查此案,务必将所有牵涉之人一网打尽,还朝堂一个清明!”

“臣,遵旨!”沈修躬身行礼,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李捕头坚守正义,护证有功,赏白银千两,升为扬州知府,即刻赴任,整顿扬州吏治!”皇上又看向李捕头,语气威严中带着嘉奖。

“臣,叩谢皇上恩典!”李捕头激动得热泪盈眶,重重叩首。

皇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