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夜援闽安破火局,深宫暗语定储纲(1 / 3)
夜援闽安破火局,深宫暗语定储纲
沈修的马蹄声碾碎暮色,直奔顺天府衙。′齐¨盛.小,说?网, `追?最?新^章_节?秋日晚风卷着京城尘土,扑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凛冽寒意却未动摇眼底半分沉毅。第十三章末尾,内务府总管借“大皇子立储”弹劾他“私通边军”,幸得大皇子正派,当庭公心辩解暂压风波;而林砚传来的急信更添变数——周显派伪证证人赴扬州通风报信,陆景渊密报回纥商队携兵器南下闽安镇,似为赵承业外援。沈修清楚,这不过是风暴前夜的短暂平静,今夜闽安镇的救援,不仅关乎李捕头与贪腐账本,更牵动着京城立储暗局与未凉的旧秘。
顺天府衙的灯笼早已点亮,昏黄光晕映着朱漆大门,衙役见沈修到来,忙躬身放行。府尹王大人已在堂外等候,面色凝重如铁:“沈大人,林三公子已传信,闽安镇之事我已备妥两百府兵,只待你定夺。”
二人并肩踏入正堂,烛火摇曳中,闽安镇舆图摊开案上,废弃盐场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侧标注着“枯盐井”“后山官道”等隐秘路线。沈修指尖落在盐场中心的晒盐棚,声音低沉有力:“王大人,此番救援需兵分两路。你派一百府兵,乔装成押送孙明赴扬州交换人质的官差,借‘护送要犯’名义绕道盐场正门,三更时分以火箭为号佯攻,吸引赵承业爪牙注意力;我带剩余人手,从枯盐井潜入,接应李捕头。”
王大人俯身细看舆图,眉头紧锁:“沈大人,此举虽妙,可擅自调府兵插手扬州地界事务,若被弹劾‘越权干政’,恐难脱干系——毕竟户部侍郎的弹劾折刚递上去不久。”
“顾不得许多了。”沈修指尖用力按压在“晒盐棚”三字上,眼底寒光乍现,“李捕头手中的完整账本,是扳倒赵承业、洗清我冤屈的关键,更是揪出周显勾结证据的核心。今夜若失了账本、折了李捕头,之前所有布局都将付诸东流。”他抬眼望向王大人,语气笃定,“大皇子既已当庭为我辩解,皇后娘娘孕期静养需安稳朝局,皇上断不会轻信宵小构陷。事后一切责任,由我一力承担!”
王大人望着他眼中决绝,终是重重点头:“好!我这就点兵,半个时辰后城外十里坡集结!”
沈修正欲起身,随身小厮气喘吁吁闯进来,手中紧攥一封染墨的密信:“大人!府里急信,夫人亲手所写,让您务必即刻过目!”
沈修心中一紧,展开信纸,林砚沉稳的字迹跃入眼帘:“修,林薇传回消息,周显派往扬州的伪证证人已在城外被截,其随身密信提及‘今夜三更,火烧盐场,务必灭口’;陆大人再传急报,回纥商队已抵闽安镇西郊,似与赵承业爪牙接头。.5/2¢0-s,s¢w..¢c`o/m·万事小心,家中有我,勿念。”
“三更火烧盐场?”沈修指尖猛地攥紧信纸,纸页被揉出褶皱,“赵承业好大的手笔,竟想灭口毁证!”他瞬间想起那桩被刻意尘封的旧秘——那个明面上早已死在牢中、实则逃去西域的人,赵承业此刻勾结外援孤注一掷,会不会是想借这场火,彻底斩断与旧秘的牵连?
“沈大人,可是出了变故?”王大人见他神色凝重,连忙追问。
“赵承业要在三更火烧盐场。”沈修将密信递给他,语气急促,“王大人,烦请你让府兵提前半个时辰集结,二更三刻便出发!另外,加派五十兵丁严守盐场后山官道,若遇回纥商队或陌生势力,一律拦下盘查,反抗者就地擒拿!”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留意携带兵器的西域面孔,不可放一人靠近盐场!”
王大人看完密信,脸色骤变,当即应道:“我这就去安排,定不误事!”
沈修离开顺天府时,夜色已浓如墨,繁星被云层遮蔽,京城街巷寂静无声,唯有马蹄声在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回响。他策马直奔城外十里坡,脑海中反复推演救援细节,同时暗忖:周显与赵承业勾结已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