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精益求精的共舞(1 / 2)
“思想互联,视界无界”
。
这八个字被确定为“星火脑环”
布会的主题,醒目地印在策划案页,也深深烙印在项目组每个成员的心中。
它既概括了产品的核心技术特征(脑波互联、ar视界),又蕴含了打破物理与感知边界的美好愿景。
但要将这宏大的主题转化为一场震撼人心的布会,需要的是对每一个细节近乎偏执的打磨。
接下来的日子,林烨和陈薇的相处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
他们的办公室、会议室,甚至深夜空无一人的展厅,都成了两人推敲细节的战场。
一种越工作伙伴的默契,在这种高强度的共同创作中悄然滋生、巩固。
此刻,晚上九点,总部最大的多媒体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
投影仪将精心制作的ppt打在巨幕上,林曼和她的得力干将正在做最后的陈述彩排。
林烨和陈薇并排坐在观众席中央,面前的小桌上摊开着厚厚的脚本、流程表和各种标记笔。
“停一下。”
陈薇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拿起遥控器,将画面倒退到介绍“星云碳纤”
材料的那一页。
“这一页的动画效果,材料分子结构浮现的度再放慢o5秒。
我们要让观众,尤其是潜在的材料科学领域的合作伙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材料的科技美感,太快了会显得轻浮。”
林曼立刻记下:“好的,陈总,我们马上调整。”
演示继续。
轮到介绍“玄武2o”
芯片的npu单元时,林烨身体微微前倾:“这个性能对比柱状图,把我们芯片和业界主流产品的数据并列,这很好。
但是,‘领先3oo’这个数字太生硬了。
旁边加一句小字注释:这意味着在同等任务下,脑环的续航时间可延长x小时,或者能处理更复杂的y模型。
要让数字产生实际的意义,连接到用户体验。”
“明白,林总!”
台上的项目经理赶紧标注。
这仅仅是开始。
每一个转场,每一句串词,甚至每一张图片的像素、每一段背景音乐的音量和切入时机,都经历了两人严格的审视。
陈薇对语言有着天生的敏感和极高的要求。
“这里,脚本里写‘我们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她指着脚本的一行,“‘极大’这个词太虚了,换成‘我们让精准的意念控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要有画面感,要触动人心。”
林烨则更关注技术表述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讲解脑波信号处理流程时,这个框图箭头指向有点模糊,容易让不懂技术的人产生误解。
让设计部重新优化,确保信息传递清晰无误。
我们的技术足够硬核,不需要故弄玄虚,越清晰,越能体现自信。”
有时,他们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一次演示流程的排序讨论中,陈薇认为应该将那个“极限挑战”
的残疾人演示放在最后,作为情感升华和压轴大戏,最大化冲击力。
林烨却沉吟道:“我理解你的想法。
但换个角度,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展示最颠覆性的能力,会不会让后续的技术讲解显得平淡?或许可以放在中间,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前面所讲的技术参数并非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创造奇迹的力量。”
两人各抒己见,逻辑清晰,谁也无法轻易说服谁。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林曼等人屏息静气,看着两位大佬“过招”
。
最终,陈薇思考片刻,点了点头:“有道理。
技术的震撼需要情感的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