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思维的边界与新的曙光(1 / 2)
星火科技凭借“星火指环2代”
在国内市场的高歌猛进,以及在新兴市场的稳步开拓,已然成为华国科技界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
然而,作为这艘科技巨舰的掌舵人,林烨的思绪却早已穿越了眼前的繁华与喧嚣,投向了更深远、也更凶险的技术深海。
指环的形态,作为交互的入口,轻便、隐蔽,是其巨大的优势。
但林烨深知,它也存在天然的桎梏。
指尖的微动、微弱的肌电信号,所能承载的信息维度终究有限。
若要实现他心中那个“脑联万物”
的终极愿景——真正无缝、自然、高带宽的人机交互,甚至未来人与人的思维协同——就必须突破这层物理的隔膜,直接与大脑这座最后的、也是最神秘的堡垒进行对话。
夜深人静,董事长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凌晨。
林烨面前的白板上,画满了关于下一代交互形态的构想草图:更密集的传感器阵列、更复杂的信号处理流程、更直观的反馈机制……但这些构想,大多基于现有的技术逻辑推演,缺乏那种足以颠覆时代的、石破天惊的灵感。
他知道,答案或许就尘封在他脑海中的“维记忆库”
里。
那里蕴藏着来自未来的科技结晶。
然而,随着他试图触及的知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系统化,这座宝库的大门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今晚,他决定再次尝试。
他锁定了一个目标:一种名为“非侵入式高精度脑皮层电图等效信号解析”
的技术概念。
这曾是未来脑机接口领域一个重要的中间形态,能在不进行开颅手术的情况下,获得比传统脑电精确得多的神经信号。
林烨闭上双眼,排除杂念,将全部精神集中,如同潜水员般向着记忆的深渊下潜。
起初,是一些零碎的画面和术语闪过:高频振荡、局部场电位、传感器网格……但当他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成完整的、可落地的技术路径,尤其是涉及如何通过头皮无创获取并解析这些微弱信号的核心算法时,一股巨大的阻力骤然出现。
仿佛有一层坚韧的膜,阻挡着他的探知。
他强行集中意志,试图突破这层障碍。
瞬间,剧烈的、如同钢针穿刺般的头痛猛地爆开来!
眼前金星乱冒,耳中嗡嗡作响,大量的信息碎片不受控制地奔涌冲撞,却无法形成清晰连贯的链条。
他闷哼一声,不得不立刻中断了提取,双手死死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冷汗,脸色变得煞白。
这种精神上的透支感,远比身体的疲惫更加难受,是一种源自意识深处的虚弱。
“呃……”
他低吟着,靠在椅背上,大口喘着气,过了好几分钟,那阵剧烈的头痛才缓缓消退,留下的是深深的疲惫和一丝无奈。
他清晰地感觉到,以自己目前的精神强度,每天或许只能支撑这样一两次对高阶复杂技术的强行探索,而且每次都必须付出不小的代价。
这“维记忆库”
,并非可以随意索取的许愿池,它有着严苛的“使用规则”
和“冷却时间”
。
这次失败的探索,也并非全无收获。
至少,他更加明确了现有指环形态的天花板,以及通往更高层级交互所必须克服的核心技术障碍。
同时,一个模糊的新形态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清晰——一个需要佩戴在头部、能够覆盖更大脑区、集成更多传感器和显示单元的专用设备。
一个……“脑环”
。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林烨的声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
门推开,是陈薇。
她手里拿着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