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巨人的转向与星火的定力(2 / 3)

加入书签

眼镜的成熟会早于成熟的脑机接口设备。”

“第四,可能的整合试探。

不排除巨象未来会尝试将视觉交互与某种生物信号(如心率、简易脑波)进行融合,打造多模态交互,那将会成为一个更复杂的对手。”

林烨听着林曼条理清晰的分析,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越来越锐利。

林曼的判断和他心中的推测不谋而合。

赵天宏果然老辣。

正面强攻不成,立刻转向侧翼,依托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更成熟、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技术路径,同时布局未来。

这确实是巨象这种体量的巨头更擅长的打法——不追求技术的绝对前沿,但追求战略的稳健和生态的掌控。

“召开战略会。”

林烨立刻做出决定,“通知周伟、王皓、李晶、陈薇、秦风,半小时后小会议室。

你也参加,详细介绍你的分析。”

“好的。”

林曼雷厉风行地转身出去安排。

半小时后,战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林曼再次向核心团队阐述了她的竞品分析。

听完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视觉交互……确实是条路子,而且更容易做出炫酷的deo。”

周伟推了推眼镜,客观评价,“短期内,在特定场景下,比如隔空手势操控大屏,可能会有不错的体验。

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受环境光线影响大、有隐私顾虑(始终开启摄像头)、无法表达复杂意图、更疲劳(需要做大幅度手势)。”

王皓从硬件角度补充:“而且对算力要求极高,功耗是大问题。

想要达到流畅体验,需要强大的边缘ai算力支撑,这反过来对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成本也下不来。”

李晶则关注技术本质:“视觉和神经信号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一个是从外部行为推断意图,一个是从源头读取意图。

我认为后者才是交互的终极形态。

但前者……确实更容易在现阶段实现商业化。”

秦风从市场角度担忧:“巨象的品牌渠道太强大了。

如果他们全力推广带高级视觉交互功能的产品,铺天盖地地宣传,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高科技交互=视觉交互’的认知,对我们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脑波交互,会造成很大的市场教育阻力。”

陈薇总结道:“所以,巨象是在用它的资本和体量优势,选择一个看似‘降维’但更稳妥的路径,同时卡位未来生态。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林烨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大家都表完意见,他才缓缓开口。

“大家分析得都很对。

巨象这一招,很高明,也符合它巨头的身份。

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视觉交互,很好,但它只是‘辅助’,无法成为‘核心’。”

林烨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两个圈,一个标注“视觉”

,一个标注“神经”

,然后在中间画了一个重叠的区域,“未来的交互,一定是多模态的融合。

但核心,必然是朝着更直接、更内置、更无需学习的方向展。

读取神经信号,直接从意图层面实现交互,这条路径或许更艰难,但天花板更高,更代表未来。”

“所以,我们的战略不需要因为巨象的转向而自乱阵脚,反而更应该坚定。”

他做出指示:“第一,坚持核心路径。

‘神经交互’的研投入不仅不能减少,还要继续加大。

尤其是对‘星火os’和下一代‘玄武’芯片的投入,这是保证我们体验优势和能耗优势的根本。”

“第二,关注融合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