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思维的边界与图书馆的偶遇(2 / 3)
周六清晨,临深市立图书馆。
与工作日西装革履的形象截然不同,林烨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连帽卫衣、牛仔裤和运动鞋,背着一个双肩包,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刷卡走进了市立图书馆。
这里没有星火科技的前台和炫酷的展厅,只有高耸的书架、弥漫的旧书墨香和一种令人心安的静谧。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零星有几个早起的学生和老人埋于书桌前,只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极轻微的脚步声。
这种氛围让林烨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入知识与时间沉淀的味道。
他此行的目标很明确——生物医学工程区和认知科学区。
这些领域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维记忆库”
中存在着大量相关的未来知识碎片;陌生是因为他缺乏系统性的、基于当前时代背景的理论基础。
他需要了解现在的技术走到了哪一步,瓶颈在哪里,从而找到那条能将未来知识“平滑”
引入现实的最佳路径。
他在迷宫般的书架间穿梭,手指划过一本本厚重大部头的书脊:《神经工程学原理》、《脑电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相容性材料》、《认知神经科学前沿》……他凭借直觉和记忆库的模糊指引,挑选了十几本看起来最可能有所启着作,抱起来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抱着人类对自身大脑探索的厚重历史与未来。
找了一个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下,他很快沉浸其中。
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神经网络结构图、实验数据曲线,在他眼中却仿佛活了过来,与他脑海中的未来碎片相互印证、碰撞、激。
“原来这个信号滤波方法在现在已经有雏形了,但效率太低……”
“这种高分子材料……记忆库里有它的改良版本,生物相容性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关于视觉皮层信号编码……现在的理论还停留在很基础的阶段,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先表几篇高质量的论文,慢慢引导学界的方向,为后续应用铺路……”
他完全忘记了时间,时而凝神细读,时而奋笔疾书,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灵感火花和关键点,时而又停下来,望着窗外葱郁的树木出神,大脑却在飞运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知识整合与推演。
偶尔有坐在附近的学生,会对这个看起来年轻却抱着如此深奥专业书籍、阅读度飞快且时而眼神放空的“同龄人”
投来好奇的一瞥,但很快又沉浸回自己的世界中。
时间悄然流逝,午后的阳光变得愈慵懒。
林烨感到眼睛有些酸涩,他抬起头,揉了揉眉心,准备休息一下。
他站起身,打算去茶水间接杯水。
就在他穿过阅览区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中学生,抱着一本厚厚的编程教材,有些犹豫地拦住了他,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和一丝兴奋。
“请……请问,您是星火科技的林烨先生吗?”
男孩的声音不大,带着青春期特有的沙哑和紧张。
林烨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在这里,这身打扮,还会被人认出来。
他下意识地压低了一点声音,微笑着点头:“是我。
你好。”
“哇!
真的是您!”
男孩的眼睛瞬间亮了,音量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引得旁边几个人抬起头望过来。
男孩立刻意识到失态,赶紧捂住嘴,脸涨得通红,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我、我太喜欢你们的指环了!
我用它做了一个控制智能家居的插件,还、还参加了你们开者社区的比赛……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
您是我的偶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