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官方的掌声与未来的桥梁(1 / 2)
“星火神经交互开源项目”
在技术社区引的热潮尚未平息,其带来的涟漪效应已经开始向更深远、更权威的领域扩散。
这步棋的战略价值,正以出林烨预期的方式兑现。
一份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正式公函被送到了林烨的办公室。
公函措辞严谨,但对星火科技的开源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赞其“展现了我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开放胸怀,是助力构建安全可控、繁荣展的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的积极实践”
,并鼓励星火科技“持续深耕核心技术,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
几乎在同一时间,工信部官方网站和几家权威的行业媒体也布了相关新闻稿,再次强调了开源对于构建自主可控技术生态的重要性,并将星火科技作为正面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这份来自最高行业主管部门的公开肯定,其分量远非任何媒体赞誉可比。
它像一枚沉甸甸的勋章,挂在了星火科技的胸前,也像一道清晰的信号,传遍了整个产业界。
几天后,由市工信局和国家改委联合主办的一场高规格“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
在临深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参会者囊括了政府官员、两院院士、顶尖高校校长、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知名投资机构的代表。
往届这种论坛,星火科技这类初创企业连入场券都很难拿到。
而这一次,林烨和陈薇不仅收到了制作精美的邀请函,他们的座位还被安排在了相对靠前的位置。
论坛开始前,是惯例的交流时间。
会场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技术论坛的、更加沉稳而权威的气息。
“林总,陈总,久仰大名!”
一位头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在秘书的陪同下主动走了过来,他胸前的工作证显示其来自国内顶尖的理工大学,“你们那个开源项目,我们实验室的几个年轻人都吵着要拿来研究,说思路很新颖。
真是后生可畏啊!”
林烨和陈薇连忙恭敬地递上名片。
陈薇微笑着说:“李院士您过奖了。
我们一直非常希望能和高校的基础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和算法模型方面,非常需要学术界的理论支持。”
李院士欣然接过名片,表示期待后续深入交流。
刚送走李院士,一位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又走了过来,他是国内某大型通信国企的副总裁。
“林总,陈总,幸会。
部里这次可是把你们树成典型了。”
他笑着握手,语气爽朗,“我们对你们的神经交互技术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潜力很感兴趣,特别是设备远程维护和人员状态监控方面,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陈薇立刻捕捉到机会,从容应对:“王总您好。
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非常期待能向贵公司学习,探讨如何将技术落地到具体的工业场景中。”
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后续由团队具体对接。
整个交流环节,林烨和陈薇几乎成了会场的小焦点。
不断有院士、教授、国企高管主动前来攀谈。
他们不再将星火视为一个单纯的“华强北奇迹”
或“有趣的初创公司”
,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在关键领域拥有独特技术路径、且具备战略视野和开放精神的潜在重要合作伙伴。
林烨虽然不喜应酬,但此刻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记住每一个名字和头衔,简洁地介绍星火的技术和理念。
陈薇则如鱼得水,优雅周旋于各方之间,巧妙地将泛泛的寒暄引向潜在的合作方向,并精准地递出秦风(bd总监)的名片,为后续跟进铺路。
论坛结束后,坐在回公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