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吴坤的供应链突围 舌尖上的谈判与车轮上的征程(2 / 2)

加入书签

>

签完意向协议,已是下午三点。

吴坤和助理啃了个面包当午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城市——一家专门做精密注塑和组装的代工厂。

高公路上,吴坤累得几乎睁不开眼,却还在电话里跟另一家电池供应商讨价还价。

“张总,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咱们这可是长期大单……诶,好好好,那就按这个价!

但交货期必须保证!

晚一天我可跟你急!”

挂了电话,他又立刻打给公司后勤:“小赵,我你一个地址,立刻寄两台最新的‘星曦’开套件过去,对,给锐敏科技的刘总,加急!

这是咱们未来的‘心脏’供应商,必须伺候好了!”

助理看着后视镜里吴坤疲惫却兴奋的脸,忍不住说:“吴总,您这也太拼了,几天都没好好吃顿饭了。”

吴坤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嘿嘿一笑:“拼?这才哪到哪?以前在华光电,为了几毛钱的差价能跟人磨半天嘴皮子。

现在咱们是在建护城河!

是在给林总和小伟他们打造一个稳当的大后方!

这点累,算个屁!”

“等咱们自己的供应链建起来,看谁还敢卡老子脖子!”

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语气里充满了憧憬和狠劲。

晚上十点多,吴坤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临深市。

他没回家,而是习惯性地拐进了公司附近那家他吃了多年的潮汕牛肉火锅店。

热腾腾的火锅烟气,最能驱散疲惫和压力。

他一个人点了盘吊龙、匙柄,涮着牛肉,就着冰啤酒,复盘着这一天的得失。

手机里,是各地陆续来的合作协议草稿和产能评估报告。

虽然累,但成果显着:

传感器:与锐敏科技达成联合开协议,初步解决了核心元器件的“备胎”

问题。

代工厂:成功与三家大型代工厂签订了试产协议,产能瓶颈有望在几个月内得到缓解。

其他元器件:电池、结构件、包装等次要物料,也基本实现了至少两家供应商备份的目标。

一条更加安全、多元、且有潜力的供应链网络,正在他的奔波下,逐渐编织成型。

虽然短期内成本可能略有上升,产品质量需要更严格的管控,但自主可控带来的安全感,是无可替代的。

他喝下最后一口啤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前方还有无数细节需要敲定,无数问题需要解决,但他知道,自己负责的这条战线,已经成功顶住了压力,并且开始向前推进。

他用油腻的手拿出手机,在一个只有林烨、周伟和他的小群里了条语音:“烨子,小伟,放心吧!

咱们的‘粮草’和‘军火’,坤哥保证给你们供应得妥妥的!

你们就安心在前面冲!”

完语音,他夹起一大片滚烫的牛肉塞进嘴里,满足地嚼着。

对于吴坤而言,这就是他守护星火的方式——不在云端,而在泥土里;不用代码,用脚板、用酒杯、用一份份沉甸甸的合同,为这艘梦想之舟,铺设一条足够坚固且安全的航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