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寻找普罗米修斯 意志与技术的共鸣(1 / 2)
“普罗米修斯计划”
的硬件原型在磕磕绊绊中逐步成型。
一个旧的摩托车头盔被拆空了内衬,多个灰白色的干电极eeg模块如同奇怪的补丁被精心定位粘贴在内侧,连接着密密麻麻的导线,汇集到一个比指环核心板大得多的、布满了芯片和接口的主板上,一根b线缆连接出来用于供电和数据传输。
它看起来粗糙、笨重,甚至有些怪异,仿佛某种来自低预算科幻片的道具。
但林烨和周伟看着这个丑丑的头盔,眼神却充满了期待。
硬件只是载体,真正的灵魂在于内部运行的、正在被疯狂优化的算法。
然而,另一个关键要素——志愿者——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吴坤那边反馈来的消息并不乐观。
他联系了残联和一些康复机构,确实有一些重度残疾人士,但要么是认知沟通存在障碍,要么是家属顾虑重重,不愿意让孩子或亲人去一个嘈杂的公开场合“冒险”
,尤其还是尝试一种听起来就很不靠谱的“黑科技”
。
时间一天天过去,展会日期日益临近。
找不到合适的志愿者,再震撼的技术演示也无从谈起。
林烨意识到,这件事必须他亲自出马。
他让吴坤要来了几个最符合条件(年轻、认知清晰、有沟通意愿)的潜在志愿者联系方式,决定逐一上门拜访。
第一个家庭,在一间昏暗的旧房子里。
患者是一位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的中年男人,眼神浑浊,充满了绝望和漠然,对林烨的介绍毫无反应,他的老母亲只是不停地抹眼泪。
林烨默默地离开了。
第二个家庭,患者是一位患有渐冻症的女士,病情已展到后期,仅能通过眼球追踪仪进行极其缓慢的交流。
她的丈夫很耐心,但表示妻子的精力无法支撑展会那种高强度环境。
林烨理解地告辞。
希望一次次落空。
就在林烨几乎要考虑修改演示方案,降低对志愿者要求时,他来到了第三家。
这是一家位于市郊的康复医院里的单人病房。
房间干净整洁,窗户开着,阳光洒进来,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
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人躺在病床上,身体被各种支架和软枕固定着,一动不动,只有一双眼睛清澈而明亮,正专注地看着窗外一棵树的树梢。
他的床头柜上,放着一台安装了特殊眼动仪的老旧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似乎是某个代码编辑器的界面。
他叫陈浩。
吴坤提供的资料显示,他曾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两年前因一场意外坠落导致颈椎粉碎性骨折,c4及以上节段严重损伤,全身瘫痪,仅能依靠仅存的颈部部分活动和眼球转动与外界交流。
陪同的护士小声介绍:“小陈很坚强的,一直在用眼动仪学习呢。”
林烨的心猛地一动。
他轻轻敲了敲门。
陈浩的眼球缓缓转动,视线从窗外移到了林烨身上,带着一丝询问。
林烨走上前,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表明了身份和来意:“你好,陈浩。
我是星火科技的林烨。
我们正在研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新型交互设备,它可能……可能帮助像你一样的人,更直接地与计算机交流。
我们希望能邀请你,在下个月的电子展上,尝试用它来进行一次现场演示。”
林烨说得非常谨慎,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甚至强调了“尝试”
和“可能”
。
陈浩静静地听着,眼神没有任何波动,既没有表现出兴奋,也没有立刻拒绝。
林烨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了一段他们内部测试的、极其初步的视频。
视频里,周伟戴着那顶粗糙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