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迭代 迈向神经输入法1o(1 / 2)
吴坤那百分之七十的利润分成,化作一沓厚厚的现金,沉重而灼热地躺在林烨的抽屉里。
这不再是仅仅为了生存的资金,而是承载着期望和未来的种子基金。
林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列出了一份详细的采购清单。
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华光电子城里那些拆机件或便宜货,而是性能参数更高、可靠性更好的全新元件。
“小伟,你去‘讯捷电子’,订十片ti的封装的,注意要4o低功耗版本。”
“还有,去‘精量传感’,问问有没有进口的ad82集成式ecg(心电图)前端芯片,或者性能类似的微功率生物电传感器模块,精度要高,噪声要低!”
“最后,联系一下做电池的‘力神档口’,定制一批37v、1ooah的软包锂电池,尺寸要符合我画的这个图,一定要带保护板!”
林烨将清单和图纸交给周伟,语气严肃地叮嘱。
这些元件价格不菲,几乎要花掉吴坤投入资金的一多半,但他认为这投资完全必要。
周伟看着清单上那些以往只会在电子杂志上看到的高端型号,手心有些冒汗,郑重地点头:“放心吧,烨哥!
我保证一家家比对着买回来!”
当周伟将采购回来的元件一一摆在柜台上时,连林烨都微微动容。
崭新的芯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精密的传感器模块结构紧凑,定制的小锂电池体积小巧却能量充沛。
这才是能做出像样产品的基础!
没有片刻休息,新的战斗立刻打响。
林烨和周伟的工作台被新的电路图、数据手册和调试仪器彻底淹没。
烙铁的热风再次吹起,但这一次,焊接的对象不再是那些粗糙的拆机件,而是需要极高技巧的qfn封装芯片。
林烨全神贯注,手腕稳定得像手术台上的医生,热风枪的温度和风被精确控制,小心翼翼地让锡球完美融化定位。
周伟则负责按照新的pcb布局图(林烨熬夜画的),焊接外围的电阻电容和连接器,他的焊接技术在实践中飞提升。
硬件组装只是第一步。
更艰巨的任务是驱动和调试。
新的芯片意味着全新的驱动代码和寄存器配置。
新的传感器需要更复杂的校准算法。
新的电池需要精确的电量管理。
林烨的意识再次沉入【维记忆库】,搜寻着与这些新元件相关的驱动编写、低功耗电源管理、传感器数据校准等知识。
太阳穴的刺痛已成为常态,他甚至开始有些习惯这种伴随着知识涌来的副作用。
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万用表……各种仪器的探头连接在新指环的测试点上。
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波形和数据。
“小伟,记录一下,2541在深度睡眠模式下的电流,12微安。”
“传感器基线漂移有点大,加载三号校准算法试试。”
“蓝牙连接间隔再调整一下,寻找功耗和响应度的最佳平衡点。”
狭小的柜台里,两人如同精密仪器上的两个齿轮,高而有序地运转着。
失败、调试、再失败、再调试……循环往复。
废弃的电路板和新烧毁的芯片渐渐堆满了角落,那是试错的代价。
硬件平台的升级,为软件的优化提供了空间。
林烨并没有好高骛远地去开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功能,他的目标非常明确:稳定、稳定、还是稳定。
他针对第一代产品在人多嘈杂环境下容易受到干扰、误识别率高的问题,集中精力优化算法。
“坤哥那边反馈,有时候人多手杂,电环境复杂,指环就容易抽风。”
林烨对周伟解释着优化方向,“所以我们这次的重点,是增强抗干扰能力。”
他重新设计了信号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