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深植沃土(1 / 2)

加入书签

星火开者大会的余热尚未散去,产能瓶颈的突破又为公司注入了强心剂,整个星火科技正处在一种高展、欣欣向荣的态势中。

然而,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林烨却在一次高层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看似与当前火热的市场开拓节奏有些“背离”

的议题——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会议室里,林烨站在演示屏前,屏幕上显示的并非炫酷的产品路线图或激进的市场目标,而是几个略显枯燥的领域名称:脑科学与认知神经、下一代人工智能算法、新型敏感材料、生物相容性界面……

“各位,”

林烨的目光扫过在场包括陈薇、周伟、李晶、王皓、吴坤、秦风等所有核心成员,语气沉稳而深远,“我们现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在应用技术和工程化上的突破。

我们的脑环很好,我们的生态也在快成长。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五年后,十年后,我们靠什么继续引领潮流?靠什么去应对必然会出现的技术同质化竞争?”

他停顿了一下,让问题在每个人心中沉淀。

“答案,就藏在这些最基础的领域里。”

他指向屏幕,“我们现在能精准捕捉脑电信号,但我们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产生意图的深层机制,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能有效解析信号,但它的自适应能力、泛化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的‘星云碳纤’很优秀,但有没有更轻、更坚韧、甚至具备生物活性的材料?我们的设备需要长时间接触皮肤,生物相容性和长期安全性能否做到极致?”

他环视众人,眼神锐利:“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从市场反馈中直接得来,也不会靠简单的工程迭代就能解决。

它们需要的是长期、专注、甚至可能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基础研究投入。

这就像盖房子,我们现在的地上建筑很漂亮,但如果地基不够深,不够牢固,一阵大风就可能摇摇欲坠。”

他正式提出动议:星火科技将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利润,设立“星火基石”

研究院,不设短期kpi,专注于支持与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相关的长远性、探索性基础研究。

主要方式是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资助自由探索课题,吸引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青年学者加入。

这个提议,让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这意味着一大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且回报周期极长,风险极高。

然而,短暂的沉默后,第一个响应的竟然是平时最为理性、注重投入产出比的陈薇。

她微微颔,开口道:“我完全赞同林总的提议。

商业的成功可以让我们跑得快,但基础研究的深度,决定了我们能跑多远。

这不仅是未雨绸缪,更是构建我们长期技术护城河的关键。

从财务角度,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战略性的研储备,是确保公司基业长青的必要投资。”

她的话,为这项决策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和战略基础。

紧接着,周伟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几乎要举双手赞成:“林总,这个决策太有远见了!

我们现在的很多算法优化,其实已经触碰到现有理论的边界了。

如果能与脑科学前沿实验室深度合作,直接理解神经编码的规律,我们的信号识别效率和准确性绝对能再上一个数量级!

这才是真正的源头创新!”

李晶也激动地补充道:“没错!

还有新材料!

如果能和材料科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出专为生物电信号采集优化的新型界面材料,甚至探索一些柔性可拉伸的导体,那对我们未来设备的小型化、舒适性和信号质量,将是颠覆性的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