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织网与惊雷(1 / 3)
碎星带反击战的硝烟尚未在星海中完全散去,其带来的影响却已如同涟漪般扩散。
陇西基地的士气为之一振,证明了“收割者”
并非不可战胜。
但顿弱和蒙恬脸上却未见多少喜色,战损报告上那冰冷的数字和“兕”
号残骸的影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代价的惨重。
“不能再这样换下去了,”
顿弱在军事会议上沉声道,“我们的船,我们的人,拼不起。
徐侯的‘灵枢’既然显出了神异,那‘观星轨’计划就必须再提!”
压力再次传导至“龙渊”
。
徐彭岳将自己关于“灵枢”
可能感应到“低语者”
情绪波动的现与顿弱、蒙恬进行了紧急沟通。
这个猜想让两位久经沙场的将领也感到了震惊。
如果“灵枢”
真能捕捉到敌方指挥核心的“情绪”
,那意味着帝国可能次获得窥探“收割者”
战术意图乃至内部状态的能力,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据此,我建议,‘观星轨’不应仅仅是预警平台,”
徐彭岳在全息通讯中阐述着他的新构想,“它应该是一个集预警、侦测、灵机分析于一体的多功能前哨站,一个为我们编织星海防御网的‘织网者’。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小型的、由多个‘观星轨’节点构成的‘烽燧’网络,节点之间通过光灵波通讯联动,共享数据。
一旦某个节点捕捉到异常灵机扰动,整个网络都能瞬间感知,并能初步判断威胁等级,甚至……尝试对特定的灵能信号进行解析或定向干扰。”
这个“织网者”
计划,比原先单纯的“观星轨”
更加宏大,也更具挑战性。
它不仅要求“灵枢感应矩阵”
更加灵敏稳定,还需要解决小型化、长时间自持能源、以及节点间光通讯等一系列难题。
“龙渊”
基地再次进入了极限运转状态。
徐彭岳亲自带队,将麾下工匠分为数组,分别攻关“灵枢”
小型化、高能灵玉能源核心、以及基于“星辉”
特性的短距光灵波射器。
徐福的作用变得愈关键。
他那些曾经被视为“丹炉糟粕”
的关于“灵机共鸣”
、“千里传音”
的玄妙理论,此刻却成了破解灵波通讯技术瓶颈的钥匙。
他甚至贡献出了几种极其稀有、对灵机传导有奇效的“仙晶”
材料,这些材料被紧急用于制作第一批实验性的灵波收装置。
就在“龙渊”
为“织网者”
计划呕心沥血时,咸阳宫深处,嬴雪华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向嬴政请旨,欲亲赴陇西前线,代表皇室抚慰将士,并实地考察“织网者”
计划的进展,协调后方资源与前线的需求。
嬴政看着女儿坚定而清澈的眼神,沉默片刻,准了。
“带上朕的亲卫。
告诉顿弱和徐彭岳,朕,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嬴雪华的到来,在陇西基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她并未摆出公主的仪仗,一身简便的玄色劲装,髻高挽,英姿飒爽。
她亲自前往医疗舱,看望重伤昏迷的李信,握着那位年轻将领冰凉的手,低声说了许久的话,无人知晓内容,只看到她离去时微红的眼眶和更加坚毅的背影。
随后,她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听取顿弱的军情汇报,视察受损舰船的修复情况,并与蒙恬详细讨论了“帝江”
号及未来“淬火矛”
的作战应用设想。
她的干练、睿智和对军务的了解,很快赢得了将领们的尊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