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数据洪流与朝堂新议(1 / 3)
“巡天眼”
成功刺破雷云,遁入虚空,带给陇西基地和整个帝国的振奋是难以言喻的。
但这仅仅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在于它能否在遥远的深空稳定运行,并将那关乎未来的信息顺利传回。
格物总院星辉司下属新设立的“观星台”
(实则为主要的地面深空通讯与数据处理中心)成为了新的焦点。
这座建筑顶部并非传统观星仪的青铜浑天,而是数个巨大无比、由浮金骨架支撑、镶嵌着精密导能晶石的“耳朵”
——大型星辉信号接收阵列。
它们日夜不停地调整着角度,试图捕捉来自“巡天眼”
的微弱回响。
射成功后的头几天,接收到的只有断断续续的工程遥测数据:星槎姿态稳定、星辉动力炉工作正常、各系统温度压力均在绿线范围内……这些基础信息让技术人员们稍感安心,但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更实质性的东西——来自火星的图像与探测数据。
徐彭岳几乎住在了观星台。
他与负责符阵通讯和数据分析的工匠们一起,反复调试着接收阵列的灵敏度,优化着解调信号的算法(虽然他们称之为“解析灵讯之秘法”
)。
巨大的、绘制在特制皮纸上的数据表格不断被填满,各种代表能量波动和符号序列的曲线蜿蜒延伸。
徐福也对这个能“聆听天外之音”
的大家伙充满了兴趣。
他不再执着于炼丹,转而研究起那些闪烁的晶石和波动的能量读数。
“妙啊!
此物竟能捕捉如此遥远之‘灵机’!”
徐福指着一条剧烈跳动的能量曲线,对徐彭岳煞有介事地说,“师弟你看,此处‘灵机’躁动不安,隐有金戈之象,依贫道看,那荧惑星上,必有兵燹之气!
或曾有古神战场!”
徐彭岳无奈,只能解释那是背景宇宙辐射或仪器本身的噪声,需要过滤。
但徐福依旧乐此不疲,试图将他的“望气术”
与科学数据分析结合起来,时不时提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解读”
,倒也给紧张的工作带来些许调剂。
就在“巡天眼”
即将抵达火星,开始进行轨道切入的关键时刻,朝堂之上,一场因星海计划巨大投入而引的风波,再次悄然酝酿。
此次的难者,并非一直持保守态度的公子贞,而是几位原本态度中立,甚至曾对星辉司表示过支持的宗室重臣和部分军方将领。
他们的诉求更为具体,也更具威胁性。
“陛下,‘巡天眼’已耗费巨万,然其回报何在?仅凭几张遥测符纸,几句‘一切正常’,如何能服众?”
一位掌管国库支出的宗室元老率先开口,语气沉痛,“如今‘天宫’计划又将启动,所需浮金、炎晶、人工,更是数倍于前!
长此以往,帝国府库恐被掏空,若遇天灾兵祸,将何以应对?”
另一位资深将领也附和道:“陛下,军中儿郎浴血沙场,方有帝国今日之疆域。
然如今,最精良的工匠、最优质的资源,皆优先供给星辉司。
新式军械研迟缓,边军换装一拖再拖。
臣恐……恐寒了将士之心,弱了帝国武备!”
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星海计划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帝国的资源。
虽然嬴雪华之前巧妙地将部分技术转化为了经济效益(如改良的冶金、水利技术),但相比于天文数字的投入,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军方的不满更是直指核心——帝国的根基在于武力,若因追求星空而自废武功,无疑是本末倒置。
公子贞此次没有直接抨击星海计划本身,而是巧妙地站在了“统筹兼顾”
的立场上:“诸位大人所虑,亦是臣之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