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玄学验矿与科学攻坚(2 / 2)
”
徐彭岳无奈地拍了拍这位不靠谱师兄的肩膀:“师兄,寻矿你是一把好手,这冶炼之事,还是交给专业的工匠吧。
你的罗盘,还是留着继续为帝国寻找更多的宝藏。”
徐福想了想,觉得有理,很快又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如何优化他的“灵应寻矿罗盘”
,准备向始皇申请,去帝国其他可能存在矿藏的区域进行“灵气勘探”
了。
浮金材料的供应和质量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天宫一号”
和“巡天眼”
的建造重新步入正轨。
但徐彭岳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克服的一个小困难。
随着“天宫一号”
核心舱构件开始陆续完工,下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安全可靠地送上近地轨道。
现有的星槎验证船,运载能力太小,如同蚂蚁搬象。
必须建造专门的重型运载星槎。
设计室内,巨大的图板上,勾勒着几种重型运载星槎的构想图。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推进方案上。
“徐侯,下官以为,当采用‘多级推进’之策。”
一位年轻的技术官员指着图板阐述,“将运载星槎分为数级,逐级点燃,逐级分离。
如此,可抛弃已耗尽燃料的死重,使剩余部分能持续加,直至入轨。
此乃最有效率之法!”
“不然!”
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反驳,“多级分离,结构复杂,连接机构需万分可靠,分离时机稍纵即逝,风险太大!
不若建造一庞然大物,以巨型星辉动力阵列一次推送入轨,虽耗费燃料甚巨,但结构简单,稳妥可靠!”
“一次推送?那得需要多大的动力炉?多庞大的船体?其自重便是天文数字,效率何其低下!”
“多级推进?若分离失败,或级间碰撞,便是星毁人亡之局!
稳妥为上!”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徐彭岳沉默地听着,脑海中飞权衡着两种方案的利弊。
多级推进效率高,是后世航天的主流,但技术风险大,对分离机构、控制系统要求极高。
一级推送稳妥,但代价是恐怖的燃料消耗和巨大的起飞质量,对动力系统和结构强度是极限考验。
以目前大秦的技术储备,哪一种更现实?
他走到图板前,拿起炭笔,在“多级推进”
的构想图上画了一个圈。
“我们必须挑战更优解。”
徐彭岳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天宫’之梦,不容有失,但亦不能因循守旧。
集中所有力量,攻克多级推进技术难关!
重点解决级间连接与可靠分离、飞行姿态控制、以及各级动力协调问题!”
他看向众人,目光锐利:“我们要的,不仅是把‘天宫’送上去,更是要建立一套未来可以重复使用、高效可靠的天地运输系统!
此役,关乎帝国星海之未来,唯有攻坚,别无他路!”
徐彭岳的决断,为技术路线定下了基调。
格物总院星辉司最精锐的力量,开始向重型多级运载星槎项目集结。
一场关乎材料、结构、动力、控制的全面技术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
帝国的星空之路,在解决了资源危机后,又迎来了更深层次的技术挑战。
而徐彭岳知道,只有跨过这一道道难关,那座名为“天宫”
的星港,才能真正在虚空中奠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