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巡天启航与荧惑之秘(1 / 2)
始皇那“此路可通”
的四字评语,以及“拟订‘巡天计划’详案”
的旨意,如同一声洪钟,正式宣告了大秦帝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将一部分精力和资源,转向那片无垠的星空。
格物总院星辉司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从一个带着些许“奇技淫巧”
色彩的研机构,正式跃升为帝国未来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
压力并未因皇帝的肯定而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具体和庞大。
徐彭岳带领核心团队,废寝忘食,历时月余,终于拟定出一份洋洋洒洒的《大秦巡天计划纲要(初案)》。
这份纲要摒弃了之前“三步走”
的模糊表述,明确划分了阶段目标、技术节点、资源需求和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被命名为“近天巡弋”
,周期五年。
核心目标并非直接远征火星,而是彻底掌握近地轨道(这个概念被徐彭岳用“天穹壁垒之外,环绕大地之虚境”
来表述)的航行、驻留与利用技术。
具体包括:建造可重复使用、能搭载三至五名“巡天士”
的轨道星槎;在离地数百里的虚空中,建立一个小型的、可长期驻留的“天穹哨站”
(空间站雏形);验证星辉动力在虚空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完善基本的导航与通讯体系;并尝试进行小规模的空间材料加工和天体观测。
这份详案呈送御前,再次引了朝堂热议。
所需的资源堪称海量,远之前任何工程。
李斯等人虽已不再公开反对,但在资源调配和优先级上,依旧与格物院存在分歧。
然而,始皇的态度已然明确,他亲自批了大部分核心条款,只是要求将“天穹哨站”
的规模适当缩减,先以求稳为主。
圣意已决,帝国的力量开始真正向“巡天计划”
倾斜。
大量的浮金、炎晶、以及其他珍稀物资,被优先运往陇西基地和格物院。
一批最优秀的工匠、学者,甚至部分精锐士卒被选拔出来,接受严格的培训,他们未来的身份,将是“巡天士”
或“天穹工师”
。
徐彭岳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统筹全局,还要亲自参与关键技术的攻关。
星槎的轨道再入隔热、虚空中的精确姿态控制、长期失重环境下的人体适应性……每一个都是前所未有的难题。
在这一片忙碌中,徐福领导的观测小组,却带来了一个意外的,甚至有些惊悚的现。
这一夜,徐福罕见地没有沉迷于他的“灵机模型”
,而是抱着一摞厚厚的观测记录,面色凝重地找到了正在核对星槎结构图的徐彭岳。
“师弟,你先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看这个!”
徐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徐彭岳抬起头,看到徐福的神色,心中一动,接过记录。
上面是近期对火星(荧火)进行密集观测的数据,尤其是对其表面亮度、颜色细微变化以及运行轨迹的精确记录。
“有何异常?”
徐彭岳问道,他知道徐福虽然行事跳脱,但在观测数据上却从不马虎。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
徐福指着几个用朱笔特别圈出的数据点,“荧惑之亮度,在此处、此处,还有三日前此处,出现了非周期性的、极其短暂的异常增亮!
绝非星体自身活动或观测误差所能解释!
其轨迹,与此前根据旧有星图推算相比,亦有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偏移,但累积下来,已出误差范围!”
徐彭岳的神色严肃起来。
火星亮度异常和轨迹偏移?这在他的认知中,可能意味着很多thgs……比如剧烈的尘暴,或者……他不敢再想下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