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报国寺进货(2 / 3)
晨曦缓缓从东方升起,映照在京城报国寺的古香瓦砾上,如黄金洒落一般。
古朴的报国寺宫墙,暗红的砖瓦上积满了历史的痕迹,传承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青石板路悄然苏醒,路边的小摊摆满了各式古玩,琳琅满目。
古董银器,古画古书,精雕细琢的玉器。
。
。
每一件古玩都散着历史的气息,引得人们驻足观赏。
报国寺早市的摊主们早早就摆好了货物,手把手地整理好摊位,宛如艺术家在布置展览一般。
他们用满腔的热情和期待,等待着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古玩上。
一早就把睡眼惺忪,半睡半醒起来化妆换上灰色连衣长裙制服,显的更加性感大气,那双细长的美tui终于配上黑si,昨晚进阶成tun金兽的尚优优送去机场的高东旭,驱车来到了报国寺古玩市场,找了个早餐摊,要了一大碗豆腐脑,炸糕,驴打滚,咸菜丝,烤肠加咸鸭蛋。
。
。
吃饱喝足后,点了一根烟,悠然自得的欣赏着热闹喧哗的古玩市场。
早市上的人们慢慢地增多起来,熙熙攘攘的人流如潮水般涌动,形成一幅繁华的画面。
抽完烟,结完账,高东旭背起背包,迈步融入人群中。
寺内的空地上像棋盘一样分布着众多地摊。
殿内,殿外的台阶上,殿外空地上以及寺外通行道的两侧都是地摊,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留给行人的通道十分狭窄。
寺内经营的摊主,无论冬夏,都在那红色矩形的棚伞下坚守着自己的摊位,精神饱满,热情而主动地搭讪着那些两眼盯着摊上物件的“淘宝者”
。
摊上摆放的文玩商品多为钱币,报刊,陶瓷,票证,书籍等,种类繁复。
别小看这些练摊的,在这里的许多摊主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市场的繁荣可见一斑。
寺外有自无管理的经营者,他们采用散兵游击的经营方式,在地上铺上一小块布,上面摆上很少的“文物”
,信誓旦旦地向客户介绍着,期待着能遇到“知音”
。
摊商之间和睦相处,相互探讨和交流之余,也会在地上铺张纸下象棋,或打打扑克牌,透着一种清闲和恬静的心态。
而来逛早市的每一个人都被摊位上的珍宝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有人低声交谈,有人兴奋地指点着,有人争相翻动手中的古董。
摊位多,旧货琳琅满目,货物堆积,有假也有真,生意都在不经意间做成。
不过,如今地摊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一些有些资历的收藏家和古玩商都对逛地摊嗤之以鼻,甚至觉得所谓的“捡漏”
在当今是天方夜谭。
而这反倒让高东旭对地摊淘宝更有兴趣,每当捡漏的时候,总有一种笑傲江湖的成就感。
纪晓岚逛过地摊,鲁迅逛过地摊,王世襄逛过地摊,喜欢收藏古玩的人,谁没逛过地摊呢?
这不,高东旭在一个卖钱币的摊位上收了三张六成新的海鸥五元后,顺手过了一遍相邻摊位上摆放的各种玉石器物。
虽然已经过手了十几件玉制玩意,都是烫手货,但是高东旭并没有一点烦躁气馁,他跟别人的鉴宝方式不同,就是需要一件件的上手试,所以,他很有耐心。
“嗯?!”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刚刚拿起的一块白玉牌子,一入手就感到了冰凉,只是可惜,并没有灵气。
高东旭把玩着手里的差不多有八厘米高,刻有长宜子孙四个字的白玉牌子,问摊主:“这多少钱?”
摊主看了一眼高东旭,正色回答:“最低2oo!
不讲价啊!
这可是从村里收来的,我看好像还是个玉的。”
高东旭啥也没说,掏出两百元,拿货走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