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问米 推理(2 / 3)
米除以15年等于o8,这个o,8,就是年横向加积率,同学教我的。”
“这个数值有非常大的作用,它证明我们所在的这片河湾属于‘建设性’岸段,泥沙补给充足。”
姚警官想插话,被张法医抬手止住。
“它还能证明——”
“这里的层理年年翻新!
!
!”
“尸体一旦被埋进去,不会被无限加深,而是被夹在o-15米的可翻动层里,就像翻烧饼——”
“每年汛水把最上层的泥沙剥掉,再盖一层新沙。
十五年反复翻面,尸体始终留在同一条夹层。”
“她们尸骨所处的位置,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
“怎么样?厉害吧?!
!”
迫切想被认同的张法医连挑眉带眨眼,换来的却是姚警官一句反问:“然后呢?埋多深?有硬数据吗?”
“有!”
“假设当年犯人挖的是一米深坑,再加上o—15米的翻动层,总深度就是1—25米。”
“可只挖1米埋尸太浅,不实际,得再加——”
张法医伸出两根手指,“我倾向实际开挖2—35米。”
“说半天等于放屁!”
姚警官两眼一翻,“3米半难道不要挖掘机?连位置都没锁定,挖3米半跟挖5米有什么区别?”
“停!
!
!”
“闭上你的鸟嘴,谁说没有锁定位置的?”
张法医右手往前一伸,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在空中“咔嚓咔嚓”
夹了两下,意思很明显——
给老子点烟!
看着姚警官不折不扣地完成一系列服务,张法医眯起眼,狠狠吸了一口,白烟顺着嘴角漫出来,像给自己罩了层雾。
心满意足四个字写在了脸上,他抬眼扫过雨幕,忽然问:
“犯人——是连环杀人,还是偶然失手?”
“应该算偶然失手。”
“是单人犯案还是团伙?”
“这个……三人以内吧。”
姚警官脑子里闪过陈九亚、他四姨和姨夫的身影,随口报了个最上限的数字。
“也就是三个人带着两具尸体,尸体为一女性一小孩,对吧?”
“这个有关系吗?”
姚警官点头接反问。
“当然有,这决定了他们能把尸体搬出多远。”
“跟我来!”
张法医到现在也没现小黑是悬空飘着的,他一转身,王准连忙打手势,示意小黑跟上。
直到一处缓坡前,张法医才收住脚步。
“这道坡,十五年前就有,卫星图上可以看到。”
“汽车可以顺着斜坡一直下到沙滩边缘,但肯定不会在沙滩上继续行驶,容易陷进去。”
“嗯?”
姚警官含糊应了一声。
“那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开车带着尸体,会选择在空旷的地方埋,还是有遮挡的地方?挖坑,可是个长时间的力气活!”
“那肯定是隐蔽点好。”
姚警官不是菜鸟,一点就透,“但这周围全是沙,哪有什么能遮挡的地方?”
“现在没有,十五年前有!”
张法医重新打开电脑,把2o1o年的卫星图继续放大、再放大。
“凶手行为模式——低经验、高冲动、空间受限。”
“所以,他们一定会追求运输路径最短化,因为不想扛着尸体在开阔地走来走去。”
“即使是晚上!”
姚警官点头附和。
“第二点,掩埋尸体的地方一定要‘视觉屏障’优先。”
“从行为学角度,这叫‘遮挡型掩体选择’,常见于次作案。”
“看到这一小片绿色没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