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 章 不太好吧(2 / 3)
。这个数字倒也不算小。
张恪再看向下一张纸,上面罗列了人朝这几年的粮食产量。而若是只看去年的话,一共产粮约八千万石。这一成绩比起三四年前,是有着极大的提升的,而其提升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玉米的广泛种植。比起水稻来,玉米对种植条件的要求要低得多,虽然农户种植玉米,在技术上还比较生疏,但产量上却已经不输于稻米了,加上此物保存方便,能当灾年的救命粮,因此种植它的人一直都在增加的。总之,得益于过去几年,粮食的丰收,朝廷是有足够的储备粮,来应对这次的灾情的。
然而,明明有粮,朝廷也一直在不停的支援灾区,但受灾地区的流民却越来越多,灾区甚至于出现了百姓“人相食”的惨况,这就很有问题了。诚然,旱情持续了两年,受灾地区也在持续的扩大,但并非所有的灾区都严重到“颗粒无收”的。人都是有求生欲望的,再怎么样,也会有人试着去自救的。而且,若非实在是不得已,谁愿意离开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选择成为流民呢?这显然不符合人性和常理的。
只看这些数据的话,显然并不能完全展现出灾区的状况的,终究还是要亲自去到那里,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具体情况的。受灾地区有近千万的人口需要救命粮,目前来看,朝廷的储备粮还是足够的,也拿得出来。如果再加上,当地也能努力开展一些自救行动的话,完全可以让这些人至少不饿死的。所以,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于如何处理“流民”日益增多,四处乱窜的问题。
灾区一千万人口中,目前流民所占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呢?这个还真的是不太好估算的,假设这个占比是百分之一的话,那便是有十万之众了。十万流民分散开的话,或许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若是聚集起来,那无疑会是个极大的麻烦的。不过张恪觉得,百分之一这个估值应该是差不多的,毕竟当流民又不是什么很有前途的职业,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去当的吧?若只是迫于无奈,误入歧途了,那么只要朝廷救灾得力,让他们能有口吃的,相信许多人还是会回头的。当然,这中间可能是会有一些人图谋不轨,想要趁乱搞事情的,对于这些人自然是不能太客气的。那些流民盲目、无序、缺乏自主性,很容易被煽动、被裹挟,也极易失控,并发展成民变,那样子所造成的伤害将难以估量。因此必须对煽动者进行严厉的打击。
张恪思考完后,向升平公主道:“殿下,对受灾地区的百姓进行救济安抚,对流民重新进行妥善安置,对那些别有居心者进行坚决的打击。这些就是此次救灾的工作重点了。具体的措施还需微臣到了那里后,才能对症下药。待微臣稍作准备后,这两天就启程吧。殿下尚有其它吩咐吗?”
升平公主悠悠瞧了他一眼,去了这么久,这才刚回京,才说了这么两句话后,就又要走了,也不说多陪陪人家……再多说说话什么的。然而,灾情如火,西南地区的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早一日去开展有效的赈济,便能让灾民们少受一天罪,少死一些人,所以也实在是耽搁不得的。升平公主当然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只不过,心中的那份情愫,一直压抑着,除了皇帝外,无人知晓,也确实是不方便让别人知道。这其中的滋味,当真是难以言述。这两年,张恪一直在北方,皇帝本以为将他们隔得远远的,时间一长,女儿便会淡了这份心思。只不过,如今看来,却并没有什么用的。其实,朝廷里养着那么多官员了,难道非得要把张恪千里迢迢的召回来去灾区赈灾?这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她的一点点私心的吧。
张恪见她不说话,以为她不放心,便又道:“赈灾之事,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